第一百二十三章 武当弟子(第2/3页)

道经如是说: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变化之身,托生于大罗境上无欲天宫之净乐园,乃国王之子。净乐国善胜王后梦见自己吞日而孕,怀胎十四个月之后,生下一王子,国王和王后喜爱至极,并将他命名为“太玄”。太玄很小就显露出聪颖的天资,十岁时,便可读各种书籍至过目不忘。国王和王后将其视为掌上明珠,然而,太玄只喜欢道术,且一心向道,并发誓要扫尽妖魔。

遂舍家辞父母,入武当山修道,历四十二年功成果满,白日升天。玉皇有诏,封为太玄,镇于北方。民间尊称为荡魔天尊。

武当一脉自唐朝就有,传说中的真人高道都曾在武当山修炼过。春秋的尹喜;汉朝的马明生,阴长生;晋朝的谢允;唐朝的吕洞宾,宋代初年的陈抟。南岩皇经堂墙壁上两个“福寿”二字就是陈抟亲笔所书。

武当尊奉全真戒规,也属全真教之列,以内丹为主,符箓为辅。却一直声明不显,直到出了个张三丰,张三丰是个奇人,学贯儒、释、道三教,乃是天下少有的奇才,道法高深,武功高强,为绝顶高手,武功造诣更是达到出神入化、深不可测的地步,当其最高境界“纯阳无极功”、“太极拳”和“太极剑”练成后更加所向无敌武功之深,已到了从心所欲、无不如意的最高境界,实为当世最高峰。

张三丰创立武当一派,门下七个弟子都是当世豪杰,世人尊称为张真人,传说他是真武大帝转世,武当近些年,声威大震,隐隐有执掌道教牛耳的地步,反倒是龙虎山,全真一脉,渐渐没落,不如武当兴盛。

每当说到这,周兴总是感叹,还说让林麒和周颠好好学习道法,武当兴盛全因张三丰,龙虎山与全真没落,都因传人一代不如一代,但若是出个天资纵横之辈,以龙虎山千年传承,必然会一朝奋起,仍是道教至尊。

周兴之所以会对林麒说这些,就是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林麒是他见过资质最好的少年,若是能得门中长辈悉心调教,成就未必就比张三丰差,但天意弄人,最终还是没能亲自将林麒送回师门。

荡魔神剑,号称“无坚不摧,无魔不破,无邪不辟”,一剑击出,连整块巨石都能击得粉碎。而这剑在击出时因为消耗真气甚大,必定要深吸一口气,然后再猛地一口气吐出,其中吸气时发出“唏”音,吐气时又发出“哈”,修为深的,吐气时那一声喝真如当头一个霹雳。

若是常人这一声喝,当真能喝得魂魄离位,林麒却是个异数,虽然武功没有这武当道士高,但在那漆黑寂静地宫待的岁月够长,无思无想之中若是他愿意,看什么都能慢上许多,若是他愿意,一个念头便能想出千回百转。心神更是修炼得坚定无比,想想那种环境中,寒热二汽反复折磨,还有什么是能惊动他的?

说起来林麒真没有什么武功的底子,但丹田内有阴阳果,却也改变了体质,身形轻快,力大无穷,眼见道士一剑再次刺出,林麒见机得早,在那人的荡魔剑法尚未落下,人象清风,身子一侧,手中量天尺反划了出去。

一道淡淡五彩光华无声无息而至,但其中却蕴含了凛然神威,那道士感受得道,暗自惊讶,他也算是见多识广之人,却从未听说过江湖中出了这么一个使尺子的厉害人物,眼前这人比自己年纪还小上几岁,武功身法说是惨不忍睹都算抬举了他,压根就一点没有,但却机灵无比,身轻似燕,手中尺子不似凡物,心智也坚定,面对自己也不慌乱,委实难得。

林麒尺子朝着道士划出,也不管得手不得手,身形一转快速窜到另一边,尺子再次划出,他速度极快,竟然搞得道士一时间手足无措,只能收起剑芒防住身体,对面那小子,身形快的骇人听闻,如同一阵阵微小旋风,他不敢动手反击,只得这般闪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