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走亲访友(第2/3页)

老赵颇为激动,一扫颓然之色,举起酒杯,连着痛饮了三杯酒。

老赵的情绪高了起来,人便活跃许多,回忆起当日我们被追杀时的情景,颇多感慨,他拍着我的肩膀,说当日集训营里面的时候,因为他基础最高,人也刻苦,故而对我并不是很认可,即使集训结束,他仍然觉得自己是可以超越陆左的,直到后来茅山协同各有关部门,天罗地网地追捕我和杂毛小道,却让我们硬生生地逃了出去,不但拖垮了好多人,而且还越战越猛,宛如当年万里长征的红军,完成了脱胎换骨的蜕变,只这一点,就让他自愧不如,望尘莫及,这才由同情变成了敬佩。

老赵说他为有我这样的同学而自豪,我拉着他的手,看着这个曾经大敌的弟子,真诚地笑了笑,说我也是。

一顿饭吃到下午三点多,汤锅都快熬干了,酒瓶子堆叠如山,一向过着苦行僧一般生活的赵兴瑞喝醉了,杨操苦笑着送这家伙回去,唠唠叨叨,说明天还说去查案子,头都昏得跳了河咯。

我巍然不动,杂毛小道脸色微红,却是兴头正起,瞧那青城山正在锦官城附近,便叫了一个车,送我们过去。

上车的事情我们都有些燥热,结果没一会儿,一阵冷风吹来,才想起我们并没有秀云大师的联系方式,倘若青城山如茅山一样洞天福地,表里不一,此番前去,说不定还扑一个空。

我们两个人商量着回去,所幸虎皮猫大人却记得那王正一道长,乃青城山全真龙门派丹台碧洞的尊长,去那儿便可。

一路行,到青城山下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我们找到一弯泉水处洗了脸,又找了当地人问路之后,寻阶而上,朝着丹台碧洞的道场走去。而虎皮猫大人不愿去那道家之地,自个儿觅食去了。

说来也是幸运,我们到了地方的时候,不但王正一在,就连当日舍身救我们的秀云大师也在,两人正搁松树下面借着夜色下棋呢,这一道一僧一棋台,仙风道骨,看着颇有些闲适悠远的禅境。

我们前去拜见,两位长者皆有些意外,过来与我们还礼。

寒暄一番后,回去棋桌前落了座,秀云大师将棋盘的棋子抹乱,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棋就先不下了,王正一气得吹胡子瞪眼,说老和尚耍赖,明明就快输了。

秀云大师嘿嘿笑,像个小孩子。

落了座,自有道童端来清茶一壶,几人聊天,谈及当日之事,我满腹感激,而秀云大师则摆手,谦虚地笑着说:“阿弥陀佛,这乃小事,无须挂怀,当时的情况,但凡是有些公义之心的人,都会这么做的,何况我这在佛前吃了这么多年斋饭的老和尚呢?”

他摸着自己肥硕的肚皮,自嘲地说着话,浑不在意。

施恩不惦记,秀云大师如此洒脱豁达,我也不惺惺作态,再次深深一鞠,也不多言。

清茶粗糙,是观里面的道士自己去采那山上的野茶树炒制,不过清苦间又有一丝妙香,实在不错,喝着茶,两位大师询问起了当日逃亡的经历来。

这青城山上派别颇多,当日老君阁李腾飞铩羽而归,倘若不是老君阁首席长老李昭旭下山去,估计祖传的除魔飞剑都给人缴获了,虽然事后李腾飞被李昭旭打发到了西北边疆,但是这消息也传到了他们这儿,一时成为笑谈,不过却也对我们的实力,有了重新的看法,而对于当日之事,多了几分好奇。

时过境迁,如今我们已经得以平反,便也不多作隐瞒,将当日从长江大桥一跃而下之后的事情,挑了些重点叙述,路途多艰险,两人听得又是一阵叹息。

这故事都是剩饭,我们讲了许多次,但是对于王正一和秀云大师来说,却是十分新鲜,一壶茶不知觉喝了许久,夜凉如水,两人方才惊觉,将残茶收起,留我们在此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