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飞行日志(第2/3页)



  我们几个吃过亏的立即戴上了头罩,另一边的红灯亮起,开始闪动,飞机猛地一震,开始加速下降。我们用肉眼看着,四周开始迷蒙起来。

  能见度急剧下降,很快便降到什么都看不到,从舷窗看出去全是灰蒙蒙的一片。

  “这样能看什么东西?”王四川道,“雾里看花有什么好看的,有什么办法把这些雾清开?”

  耳机里的声音道:“没办法,我们现在看看能不能穿透雾层,到下层去,在这期间只能是这样。”

  开会的时候,老田曾经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这一层雾气应该和地面上的云层一样,把这片虚无的黑暗分成了上下两个部分,问题是这片云层到底有多厚我们并不知道。

  这其实相当危险,因为如果浓雾太厚,我们很容易在里面偏离航线,一头撞上一边的洞壁。如果老田的判断是错误的,那云雾下可能是深渊的底部,那我们同样没法看到下面的情况,甚至直接坠毁。

  所有人都充当了飞机的眼睛,我们用尽一切眼力看着自己的方向,一旦出现情况就立即知会伊万。曳光弹不停地发射出去,看它会不会在下面撞到障傅物。

  非常安静,谁也没有说话。飞机一直在下降,但是怎么也没有降出云层。

  王四川终于问道:“老田,你是不是搞错了?再降我们就到底了,哪有那么厚的云?”

  老田道:“你忘了这是汞雾吗,本来就不是云,这地方的深度本来就不好估计,我们只有冒险。”这时的他也显得有些底气不足。

  王四川拍了拍耳机问伊万:“我们现在的深度是多少?”

  “三千一百米。”伊万道,“老田,再降我们要撞到底了。”

  裴青这时好像有些意外,问我道:“降了多少米?”

  “三公里多。”我道。他看了看温度计疑惑起来:“奇怪,温度在下降。”

  “这有什么奇怪的,罗森殿当然寒气逼人。”王四川道,但是说完面色忽然变了,“我靠,是不对。”

  朱强不懂,问我们道:“什么意思?”

  王四川就对他解释了一番,听完后,朱强还是很担心:“那为什么温度会下降,难道理论是错误的。”

  “不是,我觉得应该是这里的雾气有强大的隔热作用,而且非常厚,所以雾气的内部温度会比外面低。”

  “那你们慌什么?”朱强莫名其妙。

  “汞蒸汽比水蒸汽更重,隔热性更好,温度降低,说明我们进入了汞蒸汽更厚的地方,也是这层雾的下方。但是汞只有加热才会转化成蒸汽,所以产生汞的地方应该温度比较高,我们之前认为下面可能有很多的汞矿或汞湖,就是基于这样的判断。但现在温度降低了,那说明可能出现了第三种情况——汞在地脉的更下层,加热以后从深渊下的裂缝里蒸腾出来,然后形成了汞雾。

  那样的话,汞层和地面之间的间隔是很小的。”

  一边的裴青补充道:“温度降低意味着,我们已经非常靠近深渊的底部了。”

  朱强看向老田,老田道:“裴青你这只是猜测。”

  裴青道:“温度降低是事实,很可能我们离地面已经只有一千米。如果深渊底部有山脊,我们死定了。”

  王四川马上提起耳机提醒伊万,还没说几句,旁边看着外面的朱强大叫了一声。我赶紧跑到窗边,猛地见到浓雾里出现了一块黑色的山峰,飞机几乎贴着石头飞了过去。

  我一身冷汗,和王四川对视,王四川立即大叫道:“拉起来!我们要撞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