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故人之后(第3/4页)

……

第二天早上,在文工团大院接了汤雪,便奔外环出京,涞州县紧邻北京,但是是冀东的贫困县之一,位于山区,不属北京,政策便不照顾,而且为了北京的水质不许其发展特定工业,沿着北京周边,有一溜冀东的贫困县,大抵情况都是如此。

虽然请假出门,汤雪还是一身棕绿色文工团演出服,女尉官军装套裙,雪白衬衣玫瑰红领带,特别精致可人。

显然,她也如陆铮所说,往“精神”里打扮了,这可能是她最喜欢的装扮了。

陆铮听王耀祖说过,她特别朴素,也实在没几件便装,常年穿文工团配发的衣服。

涞州县城倒还好,有柏油路直通,下面一些山区村落吃水都要走几公里山路来挑。

路上,陆铮问了,汤雪的姥爷正是王奎荣,至于她太姥爷,她却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了。

汤雪家住在一处大杂院,平房的家属院,令陆铮想起了十年前广宁翠红姨和国彬叔的住处,不过这片家属院倒都是独门独户的。

胡同很窄,商务车勉强钻了进来,停在汤雪家院门前时,便有几个小孩围上来,好奇的打量。

汤雪下车后,有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脸红扑扑的过来打招呼:“小红,你回来了。”又回头冲院里喊:“二婶!小红回来了!”见到随后下车的陆铮,小伙子的目光便不怎么友善,看起来,便是暗恋着汤雪。

汤雪说:“柱子哥,我舅舅的事谢谢你帮忙。”叫柱子的小伙子脸更红,好像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嚅嗫道:“这,这有什么啊,应该的。”

这时院中传来脚步声,绿铁门被人拉开,门后现出一个身段婀娜的少妇,三十三四岁的年纪,绿色束腰连身裙,在县城来说,穿着也算时尚,眉目隐隐和汤雪有些相似,就是瓜子脸不似汤雪那般尖的妖娆,看来就是汤雪的母亲王培英了。

“小红?”少妇有些惊喜地喊。

汤雪神情有些冷淡,犹豫着,叫了声妈。

“哎呀,快进来快进来,这是,这是你朋友啊?”汤母打量着陆铮。

汤雪说:“这是陆哥,送我过来的。”

陆铮咳嗽一声,来之前是准备喊阿姨的,可看到汤雪老妈这般年轻,何况,算起来确实和自己平辈,阿姨却也叫不出口,憋半天,说:“王姐,你好。”

听陆铮的称呼,汤雪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觉得好笑,扑哧一声笑出了声。

汤雪老妈怔了下,笑道:“快进来坐吧,进来坐。”又打量着院门前的商务车问:“这车是你们开来的?”

汤雪点头,说:“陆哥的车。”

陆铮和汤雪进院,汤雪老妈又一定要罗川和姜涛下车屋里去坐,更趁机打量了车里的摆设。

罗川和姜涛一再推辞,说只是司机,在外面就行,直到陆铮对他们俩点点头,这才锁了车门跟汤雪老妈往院里走。

见到这一幕,汤雪老妈眼中更是异彩连连。

汤雪家里倒是很素净整洁,汤雪老妈给陆铮和小川、涛子倒了水,洗了水果,又说:“他爸上班去了,俩小淘气包去了爷爷家里,就我一个闲人,做点小买卖,赚不了几个钱,就是时间活泛。”

陆铮点头,汤雪则问:“妈,你还跟人合伙租着报刊亭呢?不是挺累吗?你腰不好,每天收摊搬杂志都搬不动。”显然,她对母亲的感情很复杂,恨母亲的某些事情,甚至不想回家面对她,但真等见了面,心里则是另一番滋味。

汤雪老妈笑着说:“没事,现在都是你爸帮我收摊,再说你也看到了,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这不今天早上就没去吗?”

汤雪撇撇嘴,说:“知道了,你就没变过。”本来还心疼母亲,但见母亲仍如过去一般慵懒好吃懒做,和努力生活的继父相比,又不由觉得老妈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