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大字头,小字头(第2/3页)

想到这点,陆铮也就不再劝阻,说道:“明天你跟我去北京吧,明天北京有一位老人家大寿,大姑父叫我也过去。”

艾瑞斯说:“不行,我正想和你说呢,公司有点事情,我明天就要回国。”

陆铮一怔,旋即轻轻点头,说:“等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再发达些,可能飞来飞去的时候就会少点。”

艾瑞斯“嗯”了一声,“希望是吧。”

……

裴老的九十大寿在北京饭店摆的寿宴,裴老只是露个面便在家人搀扶下离开了,便是陆铮,他也仅仅握着陆铮的手多看了陆铮几眼,实在是没什么精神头说话。

陆铮被安排在了四季厅的桌,由裴老的大儿子陪着,在座的都是省委常委、部委副部长等手握重权的副部级干部,多是陆老、裴老的故旧老部下等等,当年陆老和裴老号称“焦不离孟”,两人的部下基本构筑起了整个京派的大框架。

陆铮却没想到自己会被安排到这么一桌,毕竟自己新晋副部,又是副省级城市的市长而已,和在座的经济大省的省委副书记、重要部委的副部长、国务院直属办事部门负责同志等等比较,实在资历浅薄的厉害。可能一来裴家人爱屋及乌,知道裴老爱护自己;二来爷爷、父亲都没有来,两人的礼物都是自己带来的,和坐福寿厅的大姑父比起来,自己倒更像是陆家的代表,加之陆家嫡孙的身份,所以,才被安排在了这样一个位置。

坐在陆铮身边的,是岭南省委副书记秦善文,头发花白,不过在这桌坐的,多是花甲之年,陆铮便显得格格不入,太年轻了一些。

大家吃茶聊天,陆铮并不怎么说话,但是偏偏将话题引到他身上和他说话的人不少,显然在座的人,对于在乌山风生云起的这位陆老的长孙都甚有兴趣。

秦善文一直和陆铮聊天,询问乌山的事情,笑着问:“按照你们现在的规划,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乌山港的吞吐量完全可以实现前人所说,和纽约港等大。”

陆铮笑道:“希望如此吧。”城市建设,在陆铮心目中反而是人文、制度、精神文明等等建设排在首位,基础设施建设同样是为人文服务,至于港口吞吐等等,反而居于末席了。在一个城市的发展中,GDP等只是一时兴衰,但只要城市文化整体人文素质有良好的氛围,有特别好的制度环境,从长远说,这样的一座城市才充满吸引力,才会海纳百川,容纳各种精英人才为其前景奋斗。

当然,乌山作为北方唯一的经济特区,有各种优惠政策对外开放,加之陆铮两世为人的锤炼,招商引资,主打高新科技,城市内又大兴土木,其GDP增速自然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正和秦善文聊天之时,刚刚去福寿厅转了圈的裴老的大儿子裴军长来到陆铮身边,低声在陆铮耳边说:“走吧,在福寿厅那桌给你安排了座位,有人想见见你。”

陆铮一呆,坐在陆铮身边的秦善文也听到了裴军长的话,旋即笑着对陆铮说:“陆市长,有时间我们再聊。”

陆铮点点头,便起身,跟着裴军长出了淡雅风华的四季厅,沿着长长走廊,走向福寿厅,离得尚远,便可见走廊里数名穿黑色中山装的小伙子巡视游弋,戒备极为森严。

陆铮心里微微有些异样,虽然没看过宾客名单,但大体上也能猜出福寿厅里坐的都是什么人,京派的中坚力量,每一位都在共和国政治版图中有着自己的位置,而今,自己便要登堂入室,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才能在京派政治拼图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陆铮在裴军长身后进入福寿厅的时候,大姑父宋爱国正笑着说话,他在这次换届之后,已经晋升中共中央委员、北京市委书记,由能源系统入仕,更曾经被排挤出岭南,但短短几年,他便坐稳了执京派中生代牛耳的位置,不得不说,大姑父是个厉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