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洪水猛兽(第3/4页)

范海会和陆铮一样是正厅级干部,但陆铮是管理数百万人口正勃勃发展的国内新兴经济大市的市长,而且范海会对陆铮的背景还是有一定了解的,却没想到,陆铮这个人很谦逊,很客气,真是到了你的地盘你做主一般,什么事情都征询下自己的意见。是以范海会对陆铮印象相当的好,最后这番话也算极诚恳了。

陆铮想了想,说:“行,那我和他约个时间吧。”

范海会微微点头,“我也尽快帮你把这个记者的资料准备一下。”

实则陆铮的渠道自然比范海会多得多,但也只是微笑,说了声“谢谢。”

……

在陆铮准备回国的前一天晚上,在明珠大酒店的商务套房,见到了这位纽约时报的年轻记者。

此时陆铮对他的了解已经远远超出他的想象。

莱昂纳多·史密斯,今年二十九岁,并不是什么名校毕业,但却特别拼搏,虽然资历较浅,但已经被主编调升为全国新闻记者。

刚刚结婚的莱昂纳多没有孩子,妻子的工作不太体面,两人婚后的关系并不怎么甜蜜。

看起来,莱昂纳多稍稍有些不适应,或许他自己都没想到有这次的采访机会,如果不是共产党国家的代表团来纽约访问,他是没有机会接触神秘的东方世界的。

书房中,陆铮和莱昂纳多寒暄几句之后,就微笑拿出了一部小巧的录音机放在桌上,说:“你不介意吧?会不会影响你的采访?”

莱昂纳多微愕,随后笑道:“当然不介意。”从旅行包里拿出录音笔,放在了陆铮的录音机旁边,问道:“我们可以开始了吗?”

陆铮微微点头。

在书房里,秘书小王和经贸团一位女翻译在场,莱昂纳多初始还以为陆铮需要翻译,可见陆铮的英语无比流利,诧异之余,渐渐明白了另外两个中国人在场的用意。

“陆铮先生,您的英文很流利,请问您曾经就读在中国的哪所大学?”莱昂纳多说着话微微一笑,抱歉的道:“对不起,这条问题并不在我的提问范围内,但是我觉得,我们开始可以随便聊聊,互相熟悉下,接下来的采访才能轻松自然。”

在安排这次访问前,莱昂纳多也完全同意了经贸团宣传组约定的条件,所有问题都是安排好的,经过了经贸团宣传组干部的确认,多是关于乌山特区的话题。

陆铮微微一笑,说:“可以。”想也知道,自己在西方名不见经传,一个红色中国的地方官员,有什么可挖掘的?除了有那么一点点好奇外,莱昂纳多肯定别有所图,更不会真的如约定的一样整个稿子都是提问乌山如何如何然后等着你回答乌山特区如何如何好,那是国内媒体的做派罢了。

“我呢,现在正在读我们北京华夏大学的法学学士的进修班。”陆铮的回答言简意赅。

莱昂纳多若有所思的点头,说:“那您的外语是在大学学的么?还是请的私人教师?”

陆铮笑道:“算是自学吧。”

莱昂纳多认真的记录了一句,又问道:“冒昧的问一句,您结婚了吗?”

陆铮微微点头,说:“她的情况我要暂时保密,因为我希望她能多一些私人空间。”心里无奈,实则莱昂纳多现在的问题想来本意是希望自己能放轻松,循序渐进的引导自己进入他的节奏,但这位记者先生不知道的是,他问的问题,对于自己来说,都很敏感,几乎都是自己要严格保密的软肋,越是和他唠,自己反而越警惕,这个效果他定然怎么都想不到了。

“史密斯先生,我们进入正题吧。”陆铮微笑示意。

莱昂纳多只好按照事先中国人安排好的,问起了第一个问题:“市长先生,请您谈谈您管理的城市吧。”

陆铮笑了笑,说:“其实关于乌山,最近这段时间我们在纽约的电子和平面媒体都投放了大量的广告,相关资料都可以找到,我就简单说几点吧。乌山呢,是我国北方的经济特区,是一座很有活力的城市,生活着大量的外籍人士,全球三大计算机企业之一的昌明集团就落户在我们乌山,我相信,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即将成立,中国成为其中之一员的话,境外的计算机公司会感受到昌明集团的力量。而作为中国的硅谷,乌山的企业为我国多个技术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相信随着我们中国逐步对世界的开放,全世界都可以看到我们取得的巨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