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驴象之争(第2/4页)

布朗本以为,这句话会令这个年青人无法应答,谁知道,对面的年轻中国官员只是微微一笑,说:“我们共产党人的政见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让我们的国家强大、人民富裕,在这同一个目标下的小小分歧,只是对实现目标的方式方法的不同看法而已。”

布朗慢慢坐直了身子,认真的打量起了面前的年青人。

面前的年青官员又微微一笑,说:“布朗阁下,我想,我们不会有太多的共同话题,不管是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类社会的架构,我们的认识都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我还是说说我的来意吧,我想和你谈的是李长根的事件,你应该知道李长根的,是吧?”

布朗敏锐的注意到了这个年轻官员用“阁下”称呼自己,这是参议员的殊荣,显然,他对西方礼节知之甚深。

“来自中国的李”,布朗又怎么会不知道呢,芭芭拉·麦凯恩正为这个来自中国寻求政治庇护的落难者奔走呼吁,“来自中国的李”,是芭芭拉·麦凯恩的口号,在芭芭拉·麦凯恩的描述中,李是位忠直善良的人,一位工厂的厂长,因为反抗共产党暴政而遭到迫害,不得不离开他深爱的妻子和孩子逃难来到美国,尔后,他的妻子被执行了枪决,孩子们遭遇了酷刑。芭芭拉·麦凯恩希望,移民局能批准“来自中国的李”的庇护申请,让这片自由呼吸之地成为苦难人民的避难港湾。

“来自中国的李”的悲情故事,毫无疑问,又将芭芭拉·麦凯恩在选民中的形象推上了一个巅峰。

现在,同样来自中国的官员突然要和自己说说“李的故事”,他会说些什么呢?布朗饶有趣味地点点头,突然对接下来的谈话有些期待。

“李长根是个罪犯,也是个骗子,布朗阁下,你可能会对这些资料感兴趣。”年轻官员拿出了一摞资料,又接着道:“李长根是因为贪污被调查匆匆出逃的,他并不是持不同政见者,这些资料,你看了就明白了。当然,他是什么样的人对你们来说其实并不重要,但至少现在,我和你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是我想不通,为什么用贪污来的钱取悦三个情人的犯罪分子,会被你们称为品格高尚的人,我想,不管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怎样不同,但对于正直、善良的定义应该差别不大吧?我这份资料里,有李长根身边朋友包括亲人的讲述,包括他并没有被‘枪决’的妻子,还有他的情人接受记者采访的简报,而且,涉及李长根案的同案犯,很多已经落网,不知道对于他们来说,早早在美国银行开户转移了他们一起贪墨的工厂财富的李长根,又是不是真的令人同情?”

“没错,我们现在没法给李长根定罪,我也不可能给你提供案件侦办中的口供,但是,这份资料里有李长根从工作到现今的工资表,有他承包工厂每年巨额亏损的报表,以及他调拨资金进美国账户的记录,实际上,他在美国开的这个账户,在他承包工厂的账目里,为合资联营公司的账户,这些证据,已经足以证明李长根的罪行。”

布朗翻看着年轻中国官员给自己带来的资料,越看越是摇头,显然,这些资料并不足信,如果李长根真的是个贪污财富的罪犯,自己的那个对手,何必编造出一个故事来博取选民的同情心?她应该知道这个虚构的故事被揭穿后,会给她带来怎样的麻烦。中国李的故事,只是她即兴发挥,在选举中的一个小插曲,实际上对她的选举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如果说只是为了帮中国的李获得庇护,根本不必编造出这样一个故事,来自共产党中国的避难者,不管是什么身份什么动机,得到她的帮助的话,几乎不可能会被移民官拒绝。

所以从一开始,自己就没怀疑过“来自中国的李”的故事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