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章 《特区财经》(第2/3页)

“我们进行的各种私有制改革,在经济腾飞的条件下,一些规律在资本主义国家都是有迹可循的,比如我们儒家社会最看重的房产吧,以香港为例,随着经济腾飞,房产从69到81年,连涨十三年,因为香港回归谈判影响,82年后有短暂的低迷,但从前年开始,又是大涨的趋势,我们内地人口多土地少的繁华大城市,如果一旦进行房产私有化改革,那么,大概也会遵循这种规律,甚至,可能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改制,这种规律会扭曲的不合常理,尤其是,如果我们走现在南方特区走的土地财政路线,会将这种不合理刺激的更加恶化。”

说着话,陆铮喝了口茶水,又道:“如果出现这种局面,那么,最大的受益者是什么人呢?当然就是信息灵通,对私有制社会有一定了解的人,他们会知道,出台的某项政策对这个社会的影响,他们会懂得什么时机该投资到哪个领域,而这部分人,大多数就是我们现在已经先富裕起来的人。如此,在一项项改革中,因为信息的不对称,普通市民的财富会一次次被富裕阶层掠夺。”

“我现在希望的就是,改版后的这份刊物,不但是经济界人士的刊物,更能成为市民的好参谋,能给市民深入浅出的讲解外面的世界,让他们了解,私有制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客观规律,为他们提供一种对等的信息。”

说着话,陆铮又轻轻叹口气,说:“希望,这份刊物能跟我说的一样吧。”

本来吴贵勇心下觉得陆铮局里的刊物都要插一手,管的实在够宽的,可听了陆铮的话,却不禁微微汗颜,看来,陆铮在杂志上的文章果然不是找枪手做的。组织上任命他为财政长官看来也是很有道理的,虽然,这位财政大员考虑的问题稍显遥远,但听着这份拳拳之心,却不禁令人心里戚戚然,吴贵勇端起酒杯,说道:“今天我老吴算服了,陆主席一番话,令我自叹弗如啊,这杯酒,祝陆主席心想事成!”

陆铮摇摇头,说:“心想事成,谈何容易,能做成一两件事,也算得其所哉了。不过,谢谢吴行长吉言。”举杯,和吴贵勇轻轻碰杯。

接下来,两人聊起商业银行的筹备,陆铮却是笑着说:“我看这么着啊,咱们兵分两路,一路负责上京闯关拿批文,另一路尽快核算农信社账目,同时以联合信用社的名义开始储蓄保值业务。特事特办,咱们要效率最大化。”

吴贵勇心说果然,早就想到了,市委市政度定然是准备先斩后奏,在人民银行调研审批中,新银行的框架就给拉起来。不过现下对于符合中央文件精神的改革方案,在特区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先斩后奏的做法,往往很常见,这倒也不算什么。

……

陆铮和吴贵勇从房间出来时都面色如常,谁也看不出两人像每人喝了一斤五十多度白酒的样子,服务员在旁边直咋舌,这两位果然是海量。

走到电梯间前,陆铮微微一怔,却见一个胖的离谱的大胖子正闷头一根接一根的吸烟,正是王老板,垃圾桶顶,有一堆烟蒂,看来,他在这儿好一会了。

听到脚步声王老板抬头,赔笑往这边走了两步,旋即见到陆铮身边有旁人,他犹豫着,又停下了脚步。

吴贵勇见状便笑着对陆铮说:“你忙你的,咱明天见。”

陆铮也不好解释,微微点头,目送吴贵勇进了电梯间。

王老板旋即便赔笑凑了过来,说:“领导,咱,咱借一步说话?”

陆铮微微点头,虽然对他印象不佳,但等了自己好久,说话的机会还是要给的。

王老板见陆铮应允,立时眉开眼笑,急忙在前领路,带陆铮来到了方才赵老板订的房间,只是此时房间内空荡荡的,桌上,只剩了残羹冷炙,实则满满一桌菜,但看起来,根本没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