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章 在台上任我唱未必风光更好(第2/3页)

在全国农村实行联产承包的热潮中,陆铮独树一帜的提出保留大队为单位的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并且,洋洋洒洒数万字进行论证,也难怪,会引起中原书记的兴趣,甚至写来一封亲笔信,要求青龙全县干部学习讨论该工作报告中涉及马头营、青坨撤社建乡的部分。

对报告中涉及公社运动的剖析大章,段中原书记认为公开发布不妥,以内参形式进行学术性的讨论为宜。

当然,段中原书记在信中同样指出,他对陆铮同志的种种观点未必认同,他认同的是陆铮同志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希望青龙全县干部立足基层、深入基层,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多调研,密切联系实际,为青龙为乌山的发展献计献策,希望青龙能涌现越来越多的“陆铮式”干部。

看到段中原书记这封信,郝白山突然敏锐的意识到,中原书记,喜欢的,或许便是陆铮这样的干部吧,胆子大,甚至敢于做出些出格的事,如果陆铮在广宁折腾时中原书记便已经在乌山当政,说不定,当时陆铮也不会被打倒靠边站。

陆铮见郝白山翻到了材料的最后一页,便说道:“白山,你怎么看?中原书记的这封信,我的意思,就不往下传达了。”

郝白山愣了下,愕然看向陆铮,这可是这位新任县长尽快在全县干部面前树立威信的绝佳契机,为什么要放弃?

陆铮笑了笑,说:“至于不宜传达的原因,我会向中原书记汇报。这事儿,就算到你这儿了,不要扩散。”悄无声息的保留几个大队倒没有关系,可若大张旗鼓的闹出来动静,说不定,青龙撤社建乡工作就会成为政治集团意识形态之争的焦点话题,而自己,就会深陷这场理论斗争的漩涡中,现在自己这小身子骨,实在经不起这等大风浪的折腾。

郝白山此时,也只能默默点头。

陆铮点了颗烟,又说:“马头营和青坨公社撤社建乡的前期工作已经开始进行,群众们情绪都很平静,这里面,马头营几位基层干部耐心细致的工作功不可没啊!我提个人,叫赵平凡,一直以来,跟那几个不同意分地的大队保持联系做工作的就是他。”

郝白山“啊”了一声,眼前浮现出一个长相平凡但目光炯炯有神的年轻干部形象,“我知道他,马头营公社的副主任是吧?”

陆铮微微点头,说:“我的意见,是提名赵平凡任合并后的马头营乡乡党委书记,不然,我担心,那几个大队会出乱子。”

郝白山此时才终于明白,陆铮为什么打电话叫他来了,一时沉默不语。

陆铮也不说话,起身,来到了窗台前,默默的向外看着。

办公室的门被人轻轻敲响,进来两名列宁装年轻干部,走在前面目有凶光的小平头郝白山认识,县纪委纪检监察科科长雷永胜。雷永胜是纪委书记王宝刚手下四大金刚之一,文革中就是学校的造反派头头,听说把大学老师批斗的死去活来的,是以,身为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毕业后更进了京城组织部,正是前途光明之时,突然便被打发回老家,下放到了这个偏僻的农村。

但在青龙,雷永胜仍然以喜欢整人著称,很多干部都怕他。

现今王宝刚手下其余三名干将都已经靠边站,唯有雷永胜屹立不倒。

表面是王宝刚死命保他,实则郝白山听说,是这家伙手里握着某些县委领导的把柄,动了他,怕牵涉甚广,是以,他才能在这次政治风浪中全身而退,这人虽然级别不高,却委实是个鬼见愁似的干部,谁见了,都头疼。

“县长,我们来请凃盘石同志跟我们去纪委核实一些问题,您看……”在陆铮面前,雷永胜眼里的凶光好像也消散了很多。

陆铮微微颔首:“嗯,宝刚书记给我打过电话了,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