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广场协议(第2/3页)

不错,薛老三接到柳总裁寻呼前,躲在掠燕湖边的草坡上看的那条让他眼前一亮的新闻,正是岛国人出资购买洛克菲勒石油中心的消息。

前世的薛老三对世界经济史并不清楚,甚至对共和国的几次经济大潮,股市涨跌拐点,都没有留心,除了精研党史外,接收的世界政经消息,和普通人无异,甚至比一般关心经济的商人都要差,但读大学时,历史学吴教授将东瀛崛起时,特意提到的岛国购买洛克菲勒石油中心的大事儿,却还是记得极是清楚。

因为,当时吴教授将岛国人购买洛克菲勒石油中心,作为岛国失落的二十年的起点。

薛老三记得很清楚,自此之后,美国人便纠结了英法等国,给小鬼子设套,在广场饭店签订了著名的《广场协议》,强迫日元对美元升值,就此拉开了全球抛售美元的狂潮。

协议签订前,日元对美元,是1美元对250日元协议签订后,不到三个月,变成了1美元对200日元,美元贬值多达百分之二十五;不到三年内,日元对美元,变成了1日元对120美元,美元对日元贬值了多达百分之五十左右。

说到这里,可能有低年级同学要问了,日元对美元升值,日元值钱了,这是好事啊,当时,《广场协议》签订后,华尔街出现了这样一副漫画:一个系着麻绳三角裤的超级胖子,也就是岛国著名的相扑,坐在地上,拿着一把美元狂数,满脸喜色。

然,国与国之间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便是进出口贸易,两国之间汇率的形成,便与这进出口贸易有巨大关系。

打个比方,在美国,一美元能买大米五斤,在中国,一人民币能买大米一斤,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就是一比五。

当然了,若是两个国家都只生产大米,也就不存在汇率了,毕竟,我自己的国家有大米,何苦跟你五比一的兑换。

关键是,发达国家有共和国没有的高精尖产品,石油等能源,这就需要咱们玩命儿的把粮食等物品,拖到国际上贩售,换成了美元,再以此购买国内急需的国外高精尖产品。

由此,汇率便有了意义。

书归正传,日元对美元升值了,看似日元值钱了,可实际上,岛国的出口优势,也就是贸易优势渐渐的在消逝。

道理很简单,你日元升值了,我相同的美元,在你岛国能购买的物品,必然减少,换句话说,你岛国的东西渐渐贵了起来,国际上,又不只有你岛国一家在出口,你的东西贵了,我可以去别的国家购买嘛。

如此,岛国生产的东西,出口不了,自然会渐渐经济崩溃,这便是广场协议的杀招。

有趣的是,后世某天朝,便经常被美国逼着对天币升值,但天朝就是死咬着牙不升值,有时候,国内经济不好,还强行贬值,即便被美国纠结国际组织列为汇率操纵国,也要强行为之。

道理很简单,便是在维系出口这个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维持国内经济。

却说,柳总裁听完薛老三分说,沉默良久,方道,“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是想盛世尽可能地从银行多贷到资金,全部兑换成日元,静等美国动手收拾日本,日元大幅升值后,咱们再抛售日元,对换美元,赚取差价!”

“就是这个意思!”

说话儿,薛老三将柳莺儿拉到身前,紧紧拥住,“不止是从银行贷款,毕竟咱们盛世的底盘太大,银行那边即使出手,我想也搜集不了多少,可以从合作伙伴质押资产,相信徐明远和包船王那边,就很好说话,美国的比尔和保罗,相信手中也大有余钱,甚至,现在就可以和加速和高盛、美孚联系,商量盛世能源转股,上市的问题,即便只谈成合作意向,我想向着两家开口,定不会空手而归,只是代价稍大,但相比捡岛国便宜这笔快钱,还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