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副省(第2/3页)

在他想来,若薛老三在今日之内赶来,便证明了他周某人对这位薛衙内重情重义的推断,无措。

若是这位薛衙内真把他周某人当了破抹布,用过之后便扔掉,根本不来相见,只待在外地寻个地方将他周某人打发了。

那这样的人,也就不值得他周道虔下如此重注了。

然而,薛老三根本没让周道虔等上一天,不到中午,他便提着酒瓶,姗姗来迟。

至此,周道虔彻底放下心来,也毅然将自己的仕途乃至身家性命绑上了薛老三的战车。

却说,对周道虔的“出尔反尔”,薛老三丝毫不觉惊讶。

周道虔能看到的,他薛老三早已想到。

因为局势发展到这一步,已经到了最后的关键期,双方已然要刺刀见红,分出胜负,也在这一念之间。

若在不熟悉内情的旁人看来,省里那位要收拾他薛老三乃是轻而易举,双方胜负哪里还有疑议。

唯有知其内情的人才知晓,眼下的局面非是省里的那位占据优势,而是他薛老三已然一点点地挽回了局面。

那边破釜沉舟,孤注一掷,已然在省内外惹下了太多的积怨,他薛老三只需挨过这三板斧,便能完美收官。

在这个时刻,周道虔若是还不知取舍,要打退堂鼓,那说不得他薛老三就真要看低此人了。

却说,周道虔一番话罢,薛老三道:“既然道虔书记心意已决,我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唯有预祝老书记鹏程万里,大展宏图。老书记是德江的功勋之臣,你要走了,自然不能没些动静儿,就由我代表市委,出面为道虔书记组织一个欢庆会,咱们市委市政府也代表德江四百万人民好好送送咱们的老书记。”

薛老三从来都会做人,人敬他一尺,他还人一丈。

“这话怎么说的,用不着,用不着,我还在蜀中,又没远去,送什么送,省些经费,帮扶困难群众是正经,不闹这些虚礼!”

嘴上如是说,周大书记脸上那笑得快断裂的纹路,实实在在出卖了他此时的心情。

大丈夫行事,不就只求名与利,且为官之人,谁不渴求好名声,薛向这是明摆着送他大礼呢。

薛老三言出必行,果然在数日之后,替周道虔举办了一个隆重而盛大的欢送会。

市委除了有数的几人没出席外,德江四套班子,各群众团体,工会,妇联全体出动,在一号礼堂,彩灯高悬,鲜花大张,共送周道虔。

如此隆重的场面,险些没让周道虔激动得掉下泪来,最后的讲话中,数度哽咽,显然也是动了真感情。

的确,不管德江的飞跃是谁一手促成的,然,德江却是在他周道虔主政期间完成了华丽的转身,这一点是谁也无法抹杀的。

会上,周道虔回首了他入主德江的这些年,谈到了德江由曾经的衰落到如今的兴盛,整个心中都升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当然,周道虔没有忘记是谁带来了今天的这一切,当日周道虔讲话的最后,几乎用尽了各种饰美之词来褒赞薛向。

最后的欢送酒宴上,当着众人的面,周道虔足足敬了薛向三大杯。

无疑,周道虔的这番最后告白,又助薛向将威望拔高了一个台阶。

与此同时,也向德江释放了一个政治信号,那就是薛市长为人心胸宽广,不计前嫌。

想当初,周书记和薛市长是何等的水火不容,而走到今天,两人竟能化干戈为玉帛。

可以说,这个政治信号是极有用的,帮助了许许多多人化解了对薛老三的疑虑和担忧。

薛老三赤手空拳,在德江打出一片天地,这期间,得罪的人物不在少数。

而如今,他大势已成,别人不敢明面上和他对抗,可暗里和他保持距离,弄些阴谋狡计,各种不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