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好大野心(第2/3页)

毕竟,“那位”,以及“闽南”,“薛向”,这三个关键词要联系在一处,除了那位候补政局、闽南一号许子干,自然再无旁人。

江朝天一句问罢,丁世群错愕半晌。

江朝天的聪慧,丁世群素有了解,只是没想到这家伙聪明到此种程度。

因为江朝天没猜错,闽南日报上报道的正是关于闽南纱厂国企改革的消息。

在报道中,该纱厂在国企改革中,不仅率先响应了辽东的改革创举,革新了工厂职工世袭制,而且另有创新,率先实行了厂长负责制,实行了政企分开等等。

说来,闽南日报报道的也正是改纱厂经过改革后,是如何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创造了如何多的利润,如何获得了工人们的热烈拥戴。

原本这篇报道的出现,不过是闽南宣传部门,响应省委号召,拍省委一号马屁之用,无关大局。

可紧接着,港岛《百姓》杂志原文就刊发了《xx访问记》的全稿,出了内参上的这篇文章,那位被架到火架上,已是不可避免之局。

再加上,闽南一号和那位走得极近,虽然说未必是那位那条线上的,可其几次升迁,都有那位的影子,甚至许子干调任闽南这改革开放的桥头堡之一,都是那位的动议。

如今,那位出了这档子事儿,闽南方面纱厂的改制创新,自然很简单就被有心人,往那位身上联系,不断上纲上线了。

闽南日报上这篇原本的吹拍之词,自然就成了某些人眼中最好的靶子。

江朝天关注薛向,自然不可能不关注薛系几大臂助的情况,更何况,如今他江部长是坐机关的,有的是时间。

是以,闽南最近的风潮,他也知道,只不过未及时收到这份内参,更看不到港岛的报纸,无法将两件事联系到一块儿。

先前,他甚是以为闽南挑起风潮的那位省长,走了步臭棋,以许子干近些年领导闽南的政绩,都荣升候补政局了,这点小风浪根本刮不倒他。

更何况,纱厂的改革举措,根本就算不得出圈,只能算作摸着石头过河。

可现在,一旦那位出了问题,许子干所谓的创举,就再不是什么摸着石头过河了,人家想把他解读成对自由化的响应,也非不可。

这就是黄泥巴落进了裤裆,不是屎,也是屎。

若是许子干在此事栽一个大跟头,那就是对他江某人的最大利好,因为许子干可是薛家阴亲,可以说是和薛家一根藤上的两只葫芦,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正是其中有着此番纠葛,江衙内才兴奋得不行。

却说,丁世群半晌不语,江朝天压下兴奋,伸手替丁世群满上茶杯,笑道:“丁叔,眼见着就风起云涌了,您打算就这么稳坐钓台?”

丁世群也是这天到的京城,连季老那边都没去,就直奔江家来了,且连闽南昨日的报纸都随身携带,就凭此点,江朝天焉能不知道丁世群对闽南之事,必有所求!

丁世群矜持笑笑,“朝天,你这是说的什么话,我倒是不想闲坐,可南海那边正开着的会议,我也没资格参加啊!”

江朝天道:“参加那等会议,于丁叔而言,迟早的事儿!”

嘴上如是说,江朝天开始想着丁世群今夜造访,到底所谓何来。

在他看来,丁世群才调任明珠任市长,便是想趁着这次风潮,取代许子干,实在是妄想。

更何况,明珠是何等所在,市长的含金量,未必比不上闽南一号。

再加上,丁世群素来是好风仪,爱繁华的性子,如何肯舍明珠这天下第一膏腴之地,就闽南这边陲所在。

“不对,不对,许子干头上除了闽南一号这顶帽子外,还有顶更重的帽子——候补政局委员,丁世群定然是瞧中这顶帽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