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0章 空间防御网(第2/2页)

这种导弹采用六级结构,前四级用来赶路,最后两级用来追索目标。

它的工作方式为复合制导,简单点说,就是小行星带中的远程雷达网发现目标之后,激活位置最近的导弹,通过位置预判,导弹打好提前量,飞向敌舰的航线前方。

但是为了防止敌舰变向,导弹飞完一半的预定航程后重新开机,再次通过雷达网确定敌舰位置,激活第二级进行第二次加速,并在加速过程中调整飞行方向。

接下来每过一段时间,导弹都要重新开机调整方向,只有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才由导弹上的导引头锁定目标,并且使用分导技术提高命中几率。

有意思的是,这种导弹携带的分导弹头只有一半儿携带核弹,另一半儿弹头是起掩护作用的烟幕弹……当身为目标的敌舰发现导弹并展开拦截时,闪光导弹突然分裂,一边释放烟幕一边向敌舰发起冲击,可以想象敌舰里的外星人是什么感受!

嗯,上面为了提高命中率,可算是煞费苦心!

由于特殊的作战环境,闪光导弹从发射到命中目标,间隔可以长达一个多月,因此这种导弹不能使用效率更高的液体燃料发动机,而是必须使用容易储存的固体燃料发动机。

若非闪光导弹拥有超远的射程,人类绝不可能只用三十多个基地,就形成覆盖整个小行星带的防御网。

不过很可惜,外星舰队在这几年里一直积聚力量,压根没有敌舰闯进小行星带,联军倾力打造的防御网至今还没开过张,截止到目前为止,闪光导弹的作战效果仍然停留在纸面上,全是模拟数据。

更严重的问题是三年时间真的太短了,火星出产的资源有限,为了尽快建成防御网,火星舰队优先建造导弹基地,受资源不足影响,闪光导弹的产量一直上不去。

结果就是计划中的三十多个基地一个不少全部建成,可就位的导弹却只有设计数量的百分之十四,防御力远远达不到设计标准。

以火星目前的产能,只要再有一到两年时间,就能补全剩余的导弹,让小行星带防御网达到设计标准。

哪成想土外二舰队偏偏赶在这个时候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