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之心(第2/8页)

思考的本能,让我在面对巨量的信息时总是兴奋地颤抖,要怎样才能认识我们周遭的一切?我隐约地感觉到,应该将世界形式化为一个更为简洁的系统,但是却找不到具体的方法。我们的世界太过庞杂繁复,要怎么做,才能将一座山峰与另一座山峰,一个峡谷与另一个峡谷,一条直线与另一条直线当作同样的东西,从而从这无限的观看中挣扎出来?那时我还无从得知。我只能一次又一次在原地惊愕万分,心脏怦怦跳动,几乎要炸裂开来,却舍不得把管脚拔出。

“年轻人啊。” 另一个加体半是怜悯,半是羡慕地叹息,被寄体缠绕的脖颈弯曲成一个深邃的弧度,“你已经在同一个地方待了这么久,竟然还没厌倦吗?”

“什么是‘已经’,什么是‘同’,什么又是‘久’?” 我疑惑地问。

“唉……等你找到自己的寄体,你就会明白了。” 他摇晃着细长的脖颈,颤颤巍巍地走开了。我并没有太在意他的话,那些词语在我的脑中倏忽而逝。山脉与峡谷的奇绝再一次让我惊叹不已。只是在很久以后,我才从我的寄体那里,重新审视这个时刻,像审视我曾经经历过,但又通通遗忘的无数个时刻一样。

在那时,我还不知道,加体几乎没有记忆,直到找到自己的寄体。“存在”所能达到的极限,就是水流过大脑所需要的时间。

但这并不能阻挡思考的本能。我如饥似渴地吸取着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丝毫没有意识到,我所掌握的知识,并不会在脑中留存太久,然而也正是这个事实,促使我不停地穿越大地,寻找每一个细小的缝隙。在这种随机的游走之中,我无法预测到下一个诱人的缝隙将出现在何处。而所得到的关于世界的图景,也因此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我在长满了金色晶体的河谷里醒来,在平滑锃亮的青色荒原上漫步,大地的每一部分都如此美妙,但是也如此不同。探索世界,对于我心中的那个理想的,简洁而优美的系统,并没有什么贡献,反而让一切都更加复杂难解。

我不知道这种漫长而徒劳的探索进行了多久,直到终于注意到,在无法捉摸的环境中,唯有一种沉重的,仿佛是史前巨兽的呼吸声从地底传来,不会错过每一个角落。那呼吸使我的管脚一开一合,心脏也随之一起一落。当我第一次注意到那呼吸和我的心脏的起落频率一致时,简直要快活得晕过去了,纷繁的世界终于向我展示了它的第一个规律,尽管我并不知道这规律的用途。

“大地的呼吸是生命之源!” 我欣喜若狂地举起管脚,宣布这一发现,尽管身边并没有人。可是紧接着,另一个问题出现了,心脏为什么要跳动呢?难道它是个水泵,提供了我们认识世界的动力?

我决心一探究竟。

我找到了一条狭窄的石缝,水一滴滴渗出,只包含微量的信息,让我有足够的注意力观察自己对信息的感知方式,而不是被巨大的水流冲得头昏脑涨。我试图在大地的两次呼吸,自己的两次心跳之间,检查是否有信息涌入。这个尝试看起来十分困难,但我很快发现结果远比想象中简单。水流以恒定的速度进入脑,图景均匀地呈现,而并不像设想的那样是个压力泵,在每一次心跳结束时,将更多的水流,更快地挤压入大脑。

如今我已明白,水是通过毛细管作用流经我们的身体的。水的表面张力系数极高,大地上的重力加速度又极小,完全不需要任何机械压力,就可以从细小的管脚中上升。但即使是在当时,我也已经意识到,描绘世界的水流经大脑,并不需要心脏的跳动,因此,这呼吸存在的意义还是未知。

这让我又沮丧,又兴奋。刚刚得出的猜想被更进一步的事实质疑,无疑将那可以用简洁的规律所概括的世界又推远了一步,但是也至少帮我排除了一个错误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