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宇宙云网(第3/4页)

“是的,原理很简单,先创者担心文明频繁的实体活动将给宇宙造成过度的熵增,在他们看来,自己文明虽然无法避免熵增的发生,但是他们能够降低熵增的速度。于是先创者决定动手改造宇宙的形态,搭建出一个可供他们意识漫游其间的低耗高效的网络。”

“先创者究竟做了什么?”

“当时的宇宙布满了行将坍塌的类星体,这些类星体一旦发生坍塌,星体庞大无匹的质量会在瞬间被压缩到一个无限小的奇点上,形成宇宙的第一批黑洞。于是,先创者在初生的黑洞中植入了计算程序的种子,这些幼小的黑洞开始随先创者的指令生长起来,它们迅猛地吸收宇宙间的气体、尘埃云与暗物质,在自身体积不断膨胀的同时,黑洞外缘还形成了一圈围绕着黑洞视界高速旋转的环状物质云——你们称其为吸积盘。在黑洞潮汐般的引力与X射线的共同作用下,吸积盘中的气体快速凝聚成团,流水线般创生出一个个精妙的量子计算机。这些量子计算机就是你们今天所见到的亿万恒星,而作为恒星摇篮的黑洞就是你们今天观测到的位于每个星系中央的超级黑洞。”

“真是匪夷所思,没想到吞噬万物的黑洞竟是宇宙云网最初的建设者。”玻尔兹曼惊诧道。

“在黑洞的推动下,不断诞生的星辰就如同一点点地搭积木,最终搭建成了今天你们见到的密如网状、秩序井然的宇宙,一百三十亿年来这个宇宙中亿万星辰又孕育出不计其数的文明。而如今,你们看到天体的形态与分布之所以是这样,完全是由云网信息的传递模式决定的。”

复眼人的回答让玻尔兹曼久久呆立在原地,他一时还无法完全理解这话语中的深层次含义,但他能感觉到对方寥寥几语已经道出了宇宙网络存在的根基,这也是大千宇宙之所以会呈现出人类今天所能观测到的形态的本质原因。

复眼人继续说道:“你们能观测到宇宙中的电磁波、中微子、引力波,俱是宇宙云网中奔突的信息流,其速率与强度遵循着具体的通信协议。光速当然也不是信息传递的极限,有些高优先级信息完全可以超越光速,比如两个处于量子态纠缠的粒子携带的信息即可以超距离瞬间交流。”

“这些数据流承载着先创者的意识?”玻尔兹曼的思维艰难地跟上对方。

“你的直觉很对,但先创者只是云网的建造者,在云网建立后的上百亿年间,不断有新生种族接触并驳入了云网络。”

“还有其他外星种族生活在这个界面?”玻尔兹曼诧异道。

“当然,我就是其他外星种族的一员,在云网络中担任最底层的普通管理员,负责监控一大片星域网格的运转。以你们的时间概念,我们的种族大约在两千多万年前整体驳入了宇宙云网络。”复眼人说道,“所有文明在向高等文明演进的过程中都会走向吸汲恒星能量的阶段,这都将影响到云网络的正常流转,云网络会对其进行干涉,并有选择地邀请这些文明驳入云网。这样一来,宇宙中所有发展至高端的文明大部分都栖身在了这一个界面。”

“所有的文明都从实体宇宙转移到你们的界面,可是离开了物质界面……文明拥有的一切岂不都是空中楼阁?”玻尔兹曼忧虑地问。

“不,地球人,你们理解错了,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了物理限制的宇宙,这些条条框框的物理规则与常数,在我们宇宙大爆炸之初的那次创世的真空涨落中就已然决定,我们无力去更改它们,但我们可以用我们无尽的创造力在这些物理法则之上创造出一个更绚丽生动的世界。相较物质而言,创造力与想象力才是文明前进的更为重要的推动力。”复眼人说,“好吧,让我带你领略一下不同文明在云网中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