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超频社区(第2/7页)

这是海尘惯用的一种结尾方式,借主人公一段感人至深的回忆升华了主题。

然而这样一个故事结尾却让毕松怔住了,他目光直僵僵地停留在杂志上,脑海中浮现起一件蹊跷的遥远往事。那是六年前的暑假,还在读大学的他用平时做兼职挣得的钱买了火车票前往C城,参加了一次由《临界地带》组织的读者见面会。

见面会安排在距离城市四十多公里的一个度假村中,在这里,他得偿所愿地见到了众多科幻作家的“庐山真面目”。在度过了充实而愉快的两天时光后,第二天傍晚,毕松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度假村,踏上了归程。

让他感到万分幸运的是,在开往火车站的大巴上他遇见了一位作者方若恩,于是他主动坐到了方若恩的身旁。

俩人天南海北地攀谈起来。

与笔会上给人略显沉默的印象不同,近距离接触时方若恩显得非常健谈,他侃侃而谈着自己的人生经历,不时闪现出的风趣幽默让毕松忍俊不禁。

然而,就在那次难忘的聊天过去一年后,毕松得知了一个令人无法接受的噩耗:方若恩身患绝症,离开了人世。

在此后的很多年中,毕松多次心痛地怀想起方若恩,总会回忆起那一次夏日的偶遇,在那辆黄昏中颠簸的大巴上方若恩告诉自己的那些有趣的故事。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方若恩讲的一件少年时代参加国庆游行的往事,而这件往事竟然与此刻读到的小说情节如出一辙。

这又如何解释?

或许只是“海尘”在某一次机缘下认识了方若恩,方若恩碰巧也把这个故事告诉了“海尘”,可是……神秘的“海尘”与方若恩的行文风格有着几分相似,或许……自己对“海尘”文字天然的亲切感就来源于此?

难道“海尘”就是方若恩?

这个想法让他打了一个寒战,他恍然抬眼望着四周,这一刻,他瞥见洞开的车门外已是自己的目的站,他慌忙起身冲出了车厢。幸好没有坐过站。

冒着大雪回到家里,毕松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电脑,在浏览器地址栏敲入了一个他曾经无比熟悉的网址——“星际边缘”主题科幻网,缓缓地,一团蔚为壮观的星云出现在屏幕中央,这是著名的猎户座马头星云,年轻而炽烈的恒星、斑斓的云气和黝黑的尘埃混织在一起,交相辉映成了一座气势磅礴的“恒星孕婴场”。

往昔的记忆如被阳光照射下的尘埃,翩然飞扬起来,他愣怔着,将光标移至了“马头”的位置,很快,页面跳转,进入了一个老式的论坛界面。

这里是方若恩生前的个人论坛,不过如今早已荒芜了多时,偶尔的发帖时间大多集中在方若恩的祭日,毕松默默地浏览这些如同挂满了蜘蛛网的帖子,他甚至在一个帖子里找到了自己很多年前的足迹,在同一个帖子中,他还见到了方若恩的发言。

他想象着这位戴着黑框眼镜、圆脸帅气的中年男人在某个赶完稿的夜晚,面带着温和的微笑,耐心地回复读者的留言。他的手指下意识地移动起鼠标,将光标放在了“方若恩”ID上,一个提示框跳了出来——“给他写信”。

毕松愣住了,半晌后,他点击了提示框。

敬爱的方老师:

我是你忠实的读者,你的离去让我感到无比感伤。最近科幻圈出现了一位叫作“海尘”的新人,他富有意趣的小说风格让我莫名地想到了你,他很像是你衣钵的继承者,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飞扬的想象力以及睿智的思想,虽然你是无法被取代的,但我很想告诉你,他真的很像是你,我甚至觉得他就是你本人,当然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这应该只是我过于敏感的错觉吧。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给你写这封信,或许是一种在夜深人静之时莫名冒起的对你无法排解的怀念吧。说起来,我在你的生前甚至有一次与你碰面的经历,然而却没能当面向你表达敬意。现在就让我用这封迟来的信,感谢你的小说带给我的那些快乐,让我感到生命是如此美好。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