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第2/2页)

没准儿那就是对方的目的呢!SETI的许多研究者都曾指出:在物理世界里做真实的星际旅行永远是不现实的。也许,人马座人发来的是一份自身结构的详细记录,好让人类可以用地球上的物质复制一个出来。

她继续上升,越升越高——她不由得想到了重力。她能感觉到上和下,还感觉自己的高度正逐渐增加。可如果她真的已经没有重量,那么这些感觉就没有实际的意义了。

向上还是向下?飞升还是坠落?

视角不同,感知不同。

在多年前的一节感知心理学的课上,希瑟了解到了内克尔立方体,那是12条线段组成一个立方体的框架,和观察者的视线形成一定的角度:

如果你看得足够久,它就会在两个不同的立方体之间切换,一个朝左上角倾斜,一个朝右下角倾斜,它的每一面都在前景和背景之间变动。

想到这里,她闭上了眼睛。

一秒钟后,眼前出现了装置的内部结构。看来,这个方法不能让她改变视角。她睁开眼睛,那个圆球还在头顶上方。她把目光收了回来,注视着距鼻尖几厘米之外的假想物体,背景变模糊了。几秒钟后,她让眼球放松,再次把目光聚焦到了无限远处。

她的视角真的翻转了过来。最近的那个球体现在到了她脚下。她怀疑自己可以用意志使它出现在左面或者右面、前面或者后面,还有……

kata或者ana?

如果她的意识只能同时处理三对方向,而这里真的有四对方向,那么其中的一对就是她没看见的。但维度之间肯定没有绝对的等级,长度并不比宽度或高度更配当第一维。

她再次放松双眼,试着让脑袋清醒起来。

当她再次对准焦点,一切仍是老样子。

她又试了一次,这次是边看边眨眼。她小心翼翼地不让眼睛闭合太久,以免重新看见装置的内部。

模糊的背景好像真的移动了……

她再次集中视线。

突然之间,眼前的一切都变了。希瑟倒吸了一口气。

两个圆球变成了巨碗,碗沿和碗沿相连——希瑟仿佛进入了一个巨大的球体,周围的每样东西都从里到外翻了个个儿。

这个球体的内表面呈颗粒状,简直像是一颗恒星的表面——她又一次觉得她看到的或许是人马座的影像,尽管它还在像生物一般搏动着。

现在的她似乎正向后漂动——这又是一种视角转换。她转了个身,沿着运动的方向在虚空中游泳。随着球体的内表面越来越近,她看清了那些颗粒其实是上百万个六边形,彼此紧紧地贴在一起。

正当她观看之际,其中的一个六边形在球体的内表面上陷了下去,留下了一条又长又深的通道。通道越变越深,希瑟看见它的内壁变得光滑,然后发出彩虹色的光辉——她意识到,自己正在从崭新的角度,从球体内部目睹一条长蛇的诞生。最后,通道关闭,大概是那条长蛇挣脱了圆球的表面吧。

现在,这堵巨大、弯曲的墙壁距她只有一两百米了。

她感到头晕眼花,不辨方向,仿佛她正用脚跟着地,不停地用打转来让自己晕眩。她迫不及待地想再接着探索,可是见鬼,现实偏偏在这么个时候入侵!她得小便了。她希望下次回来时会回到这里,回到这个地点,而不是她最初进来的地方。如果每次探索都要从同一个地点进入这片奇妙的领域,事情可就麻烦了。

她闭上眼睛,等待着装置的形象出现在脑海中,然后按下“停止”按钮,步履蹒跚地走进了这个充满奇怪角度的世界,这个她叫作“家”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