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未来发展(第2/2页)

“还是要发展啊。目标……纳米学!”

“散会!”

会议结束后,众人渐渐散去。于易峰等人并没有立刻离去,而是与少量几个科学家商量着。

“我们可以发射引力波讯号吗?”他好奇地问向陈博士。

当前探测到的引力波信息都很简单,基本上只是寥寥几句。所以于易峰猜想,这种发射技术比较困难,只能发射相对简单的信息。

果不其然,陈博士摇头说道:“以新人类的手段,暂时只有接收广播的能力,还不能够发送。我们经过研究后认为,想要发送广播,有好几种方式。”

“第一,借助宇宙弦的振动。”

宇宙弦是弦论中的假想物,有点儿象蜘蛛丝,可以说是一个极高密度的能量线,直径仅为10^(-29)厘米,相当于氢原子核半径的10倍。

但是,一厘米长的宇宙弦比整座喜马拉雅山的质量还要大,而且质量是可变的,完全取决于其张力:拉的越长,绷的越紧,质量越大。

“宇宙弦振动时,打结或者形成尖角,就能产生引力波。”

好吧,这种方法肯定不是人类能够实现的。而且神秘的宇宙弦,一般都在银河的中心,提供强大的引力,拉拽着整个银河。

这种利用宇宙弦的文明,肯定比人类强大得多。

陈博士继续说道:“第二种方法,将头发丝粗细的中子间并态物质来模仿宇宙弦。这种高密度的物质,也能振动制造引力波。”

于易峰心中苦笑,利用中子星的材料,却不让它发生爆炸,这比宇宙弦还不靠谱。

“这么说……能使用引力波广播的文明,都比我们强大得多?”

陈博士摇了摇头:“不,还有后两种方法,我们或许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第三种:利用人造黑洞的串联振动!”

在这位学者的解释中,于易峰听明白了基本的意思。

引力波发射的基本原理是具有极高质量密度长弦的振动。

“如果,将一连串的微型黑洞连接起来,进行‘振动’,实际上就能制造出规模比较客观的引力波了。”

“只要损耗一万克质量,就可以传递一到两个信号,银河范围没有问题。我们正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没有什么理论上的难点,但是技术上……尚且无法造出大质量的黑洞。”

人类在强子对撞机中,已经能够制造超小型的微型黑洞。不过这些黑洞转眼就会蒸发,不能长久保留。

于易峰看着陈博士淡然的语句,心中一凛,人类的科技真的是越来越危险了,先是反物质,现在还想制造黑洞。

不过黑洞这种东西,于易峰稍微有所了解。

对于人类来说,强子对撞机中制造的速度远大于蒸发的速度,危险性当然远远不如反物质……当黑洞质量不大的情况下,它的万有引力极低,连一个质子都吸收不进去,更何况毁灭全世界了。

“没关系,如果我们能够找到大黑洞的制造方式,或者寻找到天然的只有亿亿吨级别的黑洞,或许能够更多的收获。”

陈博士继续说道:“还有第四种,最简单的方式,利用某些暗物质扭曲空间……通过暗能量,暗物质,模仿引力波的方式,向外界传递空间涟漪。”

“这种原理和曲率引擎非常像,只不过从构建曲率泡,变成了向外发散。”

“我认为这种方式是最简单的,就算L2级别的文明也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