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漫长的旅行(第2/2页)

这里的物质稀薄到难以想象的程度,差不多一立方厘米一个原子。这样的密度,相当于把一滴水,均匀的散布在五百万立方公里空间。

星际空间,太过于空旷了,如果真的困在这里,完全得不到物质补充,只能慢慢等待死亡。

没有物质就没有能源,没有能源就没法移动。

于易峰面对苍茫的宇宙,还是有着莫名的心悸感……虽然诺亚号装满了物资……

他莫名想起那一段被太阳系炸出来后,资源不足,忐忑漂泊的日子……

作为最高指挥官,他思维方式与常人大不相同,这样那样的担忧,已经成为他的一种思维习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算成为了星际文明,他的心中也不轻松。

当然了,对于其他人而言,所有的生活并没什么不同。大家还是生活在诺亚号里边,还是团聚在一起,通常情况下,十多亿吨氦-3可以用几百万年,没什么好担忧的。

只不过天文学家们倒是非常忙碌。

趁着这段检修的时间,他们正兴致勃勃地观测着6光年外的一团星云,也就是人类刚刚跑出来的这一团。

这团星云像一团发亮的云雾,隐藏在“187J3X1双星”的背后,双星抛出的大量物质,又组成了星云的一部分。

星云里的物质密度是很低的,若拿地球上的标准来衡量的话,有些地方几乎真空,大概每立方厘米10-100个原子,也就比真正的宇宙空间好一些。

在一定条件下,星云和恒星能够互相转化,如果星云的质量足够大,可能会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逐渐收缩。当气体团中心部位密度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高,便引发了核聚变反应,原始恒星就这样诞生了。

“可惜,这团星云的质量还不够,想形成恒星估计有些困难。我认为这团星云的大部分物质已经形成了双星,剩余的已经不够了。”

“几乎不可能……银河系成为僵尸星系已经很久很久了,不可能生成恒星!”

“银河系熵增加到极限,即将死亡……”

两位天文学家正在兴奋地辩论着,他们探讨恒星,探讨银河,讨论“熵增理论”。

不知道为什么,银河系已经10亿年没有诞生新的恒星。

当时刚公布这个消息的时候,许多人都被震惊了,看似没有任何区别的银河系,竟然已经逐步迈入时光的尽头。

当然了,银河系依旧在正常运转,它看上去还能运转几十、上百亿年,人类也不会去忧患它到底什么时候才真正的死亡、寂灭。

但银河的“死亡”,是“熵增理论”的又一佐证,没有什么是永恒的。

“有没有绝世大能出来,拯救一下银河?”

“我们人类还远远不行啊……不知道传说中的S级文明是否可行。”两位天文学家互相调侃。

当然了,谈到银河系的死亡,他们也莫名感到了一阵不舒服。

银河系,为何诞生不了新的恒星?人类连这一点都没有搞清楚,宇宙中还有太多的未解之谜。

就在这个时候,一位天文学家忽然大叫起来:“观测结果出来了,有水!迪格114大气中有大量水分!”

“很可能有液态水!”

这个消息立马吸引力所有人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