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太空电梯(第2/2页)

理论上说,宽1米、比纸还薄的纳米管缆带,就可以支撑13吨的重量(地球重力),而其本身的质量不到几克。

所以,这种纳米材料让人类看到了可能。

纳米技术的全面突破,是到达星际文明的L3级别。不过并不代表人们不能提前发明,“碳纳米管”这种最简单的纳米材料,在地球时期已有初步成效。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后,人们终于在尼克斯星时期,发明了批量制造几十公里长度碳纳米管的方式。其强大的功能,让人初步窥见了纳米技术的潜力……

就这样,机器轰动,马达轰鸣,大量的工业体系被政府重新调动。

许多科学家也开始活跃起来,兴致勃勃地设计电梯的相关参数。

当然了,对比尼克斯星,GB131的太空电梯要简单地多,因为这颗行星的引力非常小,也更好操作。而且上空有着“深空号”这样的超大质量的飞船,电梯基本不会晃动。

只要飞船定时喷射离子火焰,就能抵消电梯升降带来的轨道变化。

就这样,太空电梯一点一点从深空号中延伸了下去。

这种高度复杂的工作暂时不能用机器人,必须人类亲自操作,因此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宇航员,在外边忙碌着。

他们身着动力甲,系着安全绳,后边还有离子喷射装置,可以灵活调整自身的位置。

从远处看,这些宇航员如同一个个蓝色的萤火虫……

看到这股热火朝天忙碌的情景,于易峰也充满了干劲,他不禁想起前几天看到的一份报告……

宇宙社会学指出:一个文明的整体行动力,是衡量“文明熵值”的重要体现。

文明凝聚力越强,办一件大事的速度越快,该文明就越强盛。

这样的文明,潜力往往越大。

反过来,衡量该文明的“熵值”就会越小。

“就像一个青年人,还处于茁壮成长的阶段,他的神经反应速度以及运动能力都非常强。想到什么就会做什么,富有很高的成长性!”

“文明也是如此!”

反之,如果聚集全文明之力非常困难,办一件事请拖拖拉拉,往往说明,该文明正处于一个衰弱期。

这种文明进步的潜力就不大了。

“这样的文明,相当于老年人……成长性不高,甚至有衰退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