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快速建设(第2/2页)

兰波博士双手捂着脑袋感叹了一下,情绪有些惆怅。

“是啊……由此看来,只要环境条件合适,在几十亿年的演变中,原核到真核就成了偶然中的必然。”一位生物学家又是兴奋,又是忧虑地说着:“火星……实在太贫瘠了啊,所以才没有出现真核生命。”

不过他的口气还是以兴奋居多,更复杂的外星生命,意味着更多的科学启发!

至于外星生命有没有毒,会不会带来危害……只要人们足够小心,总是可控的!

B11区域的主要地形是山脉,中间有一个大型溶洞,温泉就是在这里发现的。

按照计算,B11区很可能是原先的火山喷发口,里面聚集了大量的地热能。而这种发光类真菌,也就是生存在溶洞中!

“真菌发光可能是磷元素引起的,同时,空气中大量的硫化氢等污染气体也是它们的能量来源……这些共同作用导致了发光。”一位科学家猜测道。

“如果更加深入这个溶洞,我们或许能发现小型昆虫甚至小型动物!因为一个星球不可能只有生产者,必然会有消费者或者分解者!”

“……如此看来,恒星已经不需要了,地热,才是尼克斯星的根本能源!”

这个巨大的发现,更是让科学家们感到震撼。

他们感慨自身的谦卑,也感叹宇宙的无奇不有。

生命,真是一种伟大的奇迹。只要稍有生存条件,它就能够在星球中诞生、繁衍并适应环境……

仅仅依靠地热能,就能产生复杂生命,这一命题放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甚至会被主流科学界排斥!

就算是地球上的溶洞生态系统,也必须要外界的能量补充才行,归根结底,所有能源还是来自于太阳。

但现在,人们终于见识到了:仅仅依靠小小地热,就支撑起了一个完整的生态。

这样的意料之外,也再次验证了宇宙中的“生命普遍定律”!

又一波请愿报告蜂拥而来,不仅仅是生物学家,还有一些地质学家、工程师等等。然后又被于易峰强行按了回去,他还不得不拿出自己的权威:时间没到,谁都不允许下去!

只有自动机械通过飞艇,源源不断地往下运。各种机器人也在不断扩大侦查范围。

于易峰眉头紧皱,好吧,他对那个溶洞总有一种莫名的不舒服感,但这种感觉又说不太上来。

人类天生就不喜欢幽暗的洞穴,特别是有水、又不知道多幽深的那种……

他摇了摇脑袋,不知道,说不清楚……总之非常诡异,在他的直觉中,仿佛里边蕴含着更多的奥秘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