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人造地球(第2/2页)

人类的居住区是不会淋到雨的,但这些自然公园与上方的云雨区是联通的,雨水会降落到这里,形成自然的湖泊、溪流等等,模拟地球的生态环境。

再下边是储存区、发电区、实验区、以及成片的自然公园区。

再下边已经两倍以上重力的地方了,这一层也会利用起来,科学家们雄心勃勃地想要打造一个海洋生态系统!

这个区域将储备海量的水资源,同时与上方的自然公园区、云雨区相互联通。这里蒸发的水蒸气,将上升到云雨区,同时人造海洋也是河流的最终聚集地,这样,水循环就建立起来了。

然后是最下方的高重力区,这里是岩浆层,用来发电,供暖。

如果岩浆的温度降下来了,还可以抽出来补充资源。

“计划很宏伟啊!”于易峰不停地感叹,这样的分层结构,真正构成了一个大型的生态圈。虽然还不能像地球那样完美,至少有了不错的调节能力。

不错,真的很不错。

当然,现在的人类根本没有这么多资源,也打造不出一个海洋。

这一切都只是计划,但只要人类真的得到一颗富饶的行星,计划将成为现实!

如果真的实现了,可以说是人造地球也不过分。虽然很迷你很小型,但至少有了类似地球的生态环境。

不仅如此,在飞船环境大改的同时,诺亚号的防御系统也开始全面升级,其中包括电力安全、火力安全、信息安全等等。

电力安全设施中,将用超导材料大规模替换原来的电线,减少电能的流失。与此同时,人们将至少准备有两套以上的备用电站,以保证诺亚号的电力永远保持畅通、永不断电。

网络安全也是本次安全升级的重头戏,从原先的网络系统拆成了安全网络、科研网络、民用网络三部分。

电力系统、生态循环系统、武器库等相关安全设施,由中央计算机直接负责监管,它们自成一个局域网,对外界网络保持物理隔绝。

从此以后,以中央计算机为代表的安全网络,将不会分出计算力进行科学研究。它甚至与其他的网络是物理隔绝的,相互之间无法访问。

无法访问,被攻破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

第二个网络是以量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科研网络,它联通了各个实验室的资料库、数据库,安全级别也比较高。

第三个网络才是民间互通的网络,安全级别还是与往常一样。

这一些列事请做下来,于易峰终于长长缓了一口气,心中微微有些振奋。

现在的诺亚号,安全性终于也上来了,除了资源不太充足,其他的没什么好挑剔的。

如果真的能出现海洋以及森林,诺亚号完全可以改称为诺亚方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