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平衡态(第2/2页)

引力波有个非常重要而且比较独特的性质:它能够几乎不受阻挡的穿过行进途中的天体。比如,来自于遥远恒星的光会被星际介质所遮挡,引力波却能毫无阻碍的穿过。这个特征,允许引力波携带有更多的,之前从未被观测过的天文现象信息。

而引力波望远镜,则是观察引力波的一种仪器。

“……引力波实在是太微弱了,它带来的波动也非常小,需要精度十分之高的仪器。截至目前,我们还无法直接‘看到’引力波,只能通过引力透镜或者弹性物体的轻微震荡来进行检测。”

在这个会议中,于易峰和一群工程师,以及大量的天文科学家正在探讨这个问题。这种尖端科学的探讨,往往能更发现人类科学的不足之处。

“引力”是什么,它为什么会产生?不知道,引力这种四大基本作用力中的一种,一直是一个谜团。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倒是指出了引力到底是什么,但这门理论却与另一门伟大的学科——量子力学有严重的冲突。以至于人们到了现在也没办法将这两门学科对立统一起来,人们曾经想构建的“量子引力理论”,一直没有成功。

不了解引力的实质,就很难利用它,所以引力波望远镜没办法造出来。

“好了,好了,各位先生,各位女士。”于易峰皱着眉头说道:“我不是来听你们发牢骚的,我只想问一句,引力波望远镜有没有完成的可能?”

“不行,引力波真的太微小了。”

从位置上答话的是天文学家汤姆逊教授:“以人类科技来说没有可能!但是……我们从飞碟上拆下的一个大型装置,恰好就是一台引力波望远镜!而且,经过部分修复后,应该可以正常使用。”

“它需要极高的计算量才能正常运行。毕竟宇宙中的天体多如牛毛,每个都产生各自的引力波,全部混杂在一起,需要极高的计算量才能将这些特征方程解开。”

科学家们其实不太愿意使用这种外星造物,因为不了解其构造,意味着不安全与不可靠。但现在也是没办法,只能提了出来。

“我们中央计算机的运算力够吗?”于易峰问道。诺亚号的中央计算机,是月球基地甚至是地球上最先进的计算机,计算速度大概在10亿亿次每秒。

“不行,用这样的计算机,求解一个亿亿变量的方程组,所需时间为……100年!”汤姆逊教授摇头道:“所以这个仪器一直没有用起来。”

“如果我们能研制出更高速度的计算机,才能真正利用好这个外星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