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空泡(第2/7页)

“上尉,丁教授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国家科学院院士,对他要有应有的尊敬。”许大校厉声喝道。

“呵呵,没关系没关系,习惯了习惯了。”丁仪挥挥手说。

“对了,我有个注意!陈博士,我马上带你去一个地方!”林云拉起我就走。

林云说要去看一个叫“探杆防御系统”的东西,并说这个名称古怪的系统能解决我们的问题。汽车向张家口方向开了四五个小时,来到一个尘土飞扬的山谷间的开阔地,履带的痕迹纵横交错,林云告诉我们,这里是2005式主战坦克的测试基地。

一名穿着坦克兵作训服的少校跑过来,对林云说她要联系的“探杆防御系统”研制组的负责任一时还抽不出身,请我们稍等一会。

“二位请喝水。”

他手里没有端着水,水是一辆坦克端来的,两杯水就放在坦克炮炮口上的一个小托盘中,当这庞然大物向我们慢慢驶来时,不管车身如何起伏,它的炮管始终保持水平,似乎前方有强力的磁力把它吸住了,托盘上的两杯水竟一点都没洒出来!看着我们吃惊的样子,旁边的几名装甲兵军官开心地笑了/

2005式坦克同我过去见过的坦克有很大的区别,外形扁平,棱角分明,几乎看不到曲线部分,炮塔和车身是两个叠在一起的扁平梯形,给人一种坚不可摧的感觉。

远处有一辆坦克在行进中射击,炮弹爆炸的一声声巨响震得耳鼓发疼,我很想捂住耳朵,但看到旁边林云和几个军官谈笑风生,好象这巨响根本不存在似的,我也不好意思那么做。

半小时后,我们见到了那个“探杆防御系统”的项目负责人,他首先带我们去看系统的演示。我们来到一门小型多管火箭炮面前,两名士兵正把一枚火箭弹填进最上面的弹槽中。

项目负责人说:“用反坦克导弹演示成本太高了,所以用这个代替,预先试射好的,肯定能击中。“他指指远方的一辆2005型坦克,那是这枚火箭弹射击的目标。

一名士兵按动发射钮,火箭弹呼啸而出,在我们身后激起一大团烟尘。它在空中拖着白色尾烟划出一条很平的弧线,准确地射向目标。但就在火箭弹飞到坦克上方10米左右时,好象突然碰到了什么东西,方向骤然改变,一头扎进距离坦克十几米处的泥土里,由于没装弹头,只激起了一股小小的尘土。

我的惊奇是溢于言表的:“那辆坦克周围有一圈防护力场?“

周围的人都大笑起来,项目负责人笑着对我是或:“哪有那么玄乎?你说的事只在科幻电影中有。要说这系统的原理,真是土的不能再土了。“

我不明白他说的“土”是什么意思,林云解释说:“这原理可以追溯到冷兵器时代,骑士们挥动长矛,碰对了就能挡开敌人射来的箭。”

看我还是不明白,项目负责人说:“距离太远,过程又太快,你当然看不清楚。”他把我领到旁边的一个显示器前说,“看看高速摄影吧。”

在画面上我看到,当火箭弹击中坦克前那一刹那,从坦克的顶部闪电般伸出一根细长的杆子,像一根长产妇的钓竿,准确地点到火箭弹的头部,把它捅地偏离了弹道。

项目负责人说:“实战中有时候能像这样把来袭物捅开,有时候则使它提前爆炸,对于低速的反坦克导弹和机载炸弹,这是一个效率很出色的防御系统。”

“你们竟能想出这种办法!”我由衷地惊叹道。

“喂,这主意可不是我们想出来的!探杆系统的概念最早是80年代末由北约的武器专家提出的,后来法国人在最新一代的勒克莱尔坦克上首先试验成功,我们只是步人家的后尘罢了。”

林云说:“虽然这个系统的原理很简单,但其目标探测和定位系统是最先进的,它不但要在极短的时间内使探杆点中目标,还要选择最佳的角度,这几乎是一个微型的T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