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丁仪(第3/3页)

那一闪一灭的火星有催眠作用,我看着看着就困了,于是上床睡去。一觉醒来已是午夜两点,透过窗子看去,见那颗小火星仍在试验场上闪动,不同的是它与萤火虫一样移动起来,丁仪在来回踱步。我看了一会就又睡了,醒来天已大亮,再看试验场上已经是空荡荡的了,丁仪回去睡觉了。他快十点才醒来,向我们宣布自己思考的结果:“球状闪电,是可见的。”

我们相视苦笑:“丁教授,您这不是……废话吗?”

“我是说未被激发的球状闪电,就是你们所说的那种在空间中已经存在的机构,是可见的,它使光线发生弯曲。”

“怎么看呢?”

“根据我计算的光线的曲率,用肉眼看看就行了。”

我们大眼瞪小眼互相看看:“那……它是什么样子的?”

“透明的球体,因弯曲光线而显示出圆形的边界。看上去像肥皂泡,但表面没有肥皂泡的衍射彩纹,所以整体不像肥皂泡那么明显,但肯定能看到的。”

“可,谁也没见过啊?”

“那是因为没人注意到。”

“怎么可能呢?您想想,在整个人类历史上,空气中都漂浮着一个个那样的泡泡,居然没人看到过?!”

“白天能看到月亮吗?”丁仪突然问。

“当然不能。”有人随口回答。

丁仪推开窗子,外面晴空万里,就在这湛蓝的天空上,一轮弯月清晰可见,它呈雪白色,在蓝天的背景上十分美丽,而现在看去,它那球形的立体感更明显了。

“这以前还真没注意!”那人惊叹道。

“有人做过调查,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没有注意到,但在整个人类历史上,它常常在白天出来。那么,你真指望人们能发现平均几立方公里甚至几十立方公里才有一个的、隐隐约约的小泡泡?”

“这还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那就让实践证明吧,你们再激发几个雷球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