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林峰将军(第3/4页)

“那时只有汇编语言吧?”

“不,只有0和1。机器不会编译,你要把程序写到纸上,然后一个指令一个指令地把它们翻译成机器码,就是一串0和1,这个过程叫人工代真。”将军说着,转身从后面的办公桌上拿起一支铅笔和一张纸,写出了一长串0和1给我们看,“喏,这一串指令的意思是把两个寄存器中的数放到累加器中,再把计算结果送到另一个寄存器中。小云你用不着华裔,这绝对正确,当时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居然编成了一个计算圆周率的程序,那以后,我对各个指令和机器码之间的对应关系记得比乘法口诀都要熟。”

我说:“现在的计算机同那时其实没有本质区别,最终被处理的仍是一串0和1。”

“是的,这很有意思。想想八十世纪或更早些的时候,那些想发明计算机器的科学家,他们肯定认为,自己之所以是报,是因为想得不够复杂,现在我们知道,是因为他们想得不够简单。”

“球状闪电也是这样,”林云若有所思地说,“刚才陈博士的一个伟大构想提醒了我,我们以前失败的真的是因为想得不够简单。”接着,她把我的最新想法告诉父亲。

“很有意思,也很有可能,”林将军点点头说,“你们应该早想到这点,那下一步该怎么办呢?”

林云边想边说:“建立一个闪电阵列,要想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果,其面积,恩,我想想……应该不小于20平方公里,在这个区域内将安装上千个闪电发生器。”

“对!”我兴奋地说,“闪电发生器就用你们研制的那种闪电武器!”

“那就涉及到钱的问题了。”林云蔫了下来,“一节超导电池就三十多万呢,现在要一千节。”

“够装备一支苏30中队了。”林将军说。

“可假如成功了。一支苏30中队同它比算什么?“

“我说,你以后少给我来些假如如果之类的,当初在雷电武器上,你的假如还少吗?现在怎么样?关于这个项目我还想多说两句:总装备部执意要搞,我也无权干涉,但我问你,你在这件事上起的作用,是在一个少校的职权范围内吗?”

林云哑口无言了。

“至于球状闪电项目,不能再由着你胡闹了,我同意立项研究,但一分钱也没有。”

林云气恼地大叫起来:“这不等于没说嘛,没钱怎么干?海外媒体说您是中国学院派高级将领,看来他们真是搞错了。”

“我倒是有个学院派的女儿,可她除了拿钱打水漂,还能干出些什么来?你们在北京远郊的那个雷电武器研究基地不是还在吗?在那里干就行了。”

“爸爸,这是两回事!”

“什么两回事?都是闪电,总有共性吧?那么多的实验设备,我就不相信不能利用。”

“爸爸,我们是要建立大面积闪电阵列!”

林将军笑着摇头:“世界上要是有一种最愚蠢的方法,那就是你这种了,我真搞不明白,这是两位博士想出来的?”

我和林云不解地互相看看。

“陈博士好象刚从海上回来,你见过渔民打鱼时把海里的每一处都插上网吗?”

“爸爸,您是说……让闪电移动起来!唉,刚才陈博士的设想给我带来的兴奋太大,让我头脑发晕了!”

“怎么移动呢?”我还是迷惑不解。

“只需把雷电武器放电打击的目标从地上搬到另一架直升机上,就能形成一条横在空中的放电电弧,如果两架直升机以相同的速度飞行,就能带着这条电弧扫描大面积的空间,其效果与闪电阵列是一样的!这样只需要一节超导电池就行了!”

“就像拖在天空中的一张网。”我说,这想法让我激动不已。

“天网!”林云兴奋地喊道。

将军说:“但实现这个计划并不像你们现在想象的那么容易,它的难点不用我提醒你们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