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灯塔启示(第2/3页)

“你们这些成天在海上的人,还把这种航行作为消遣?”我问江星辰。

“当然不是,这次航行是为了你。”他神秘地对我说。

黄昏时,我们到达了一个小荒岛,它只有两个足球场大小,上面除了一座无人的灯塔外,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我们打算在岛上过夜。正当我们从帆船向岛上搬运帐篷和其他用品时,远方出现了一个奇景。

西面的大海和天空被一根巨带连接起来,那巨带下半部呈白色,上半部被夕阳映成了暗红色。它在海天之间缓缓地扭动着,像一个活物。在平静的海空之间突然凭空出现这么一个巨大的异物,真有种在野餐的绿草坪上游出一条色彩妖艳的巨蟒的感觉,使这熟悉的世界一瞬间变得陌生而狰狞。

“哈,陈博士,我们有共同语言了!你估计它有几级?”江星辰指着那个方向说。

“说不准,我也是第一次看到龙卷风,这大概……F2极吧。”我回答。

“我们这没有危险吗?”飞行员紧张地问。

“从它的移动方向看应该没有。”大校平静地回答。

“可怎么知道它不会转向这里呢?”

“龙卷风一般都是直线移动。”

龙卷风从很远的距离移到了东面,当它距小岛最近时,天空因它而阴暗起来,我们听到了低沉的隆隆声,那声音令我浑身发冷。我扭头看了一眼江星辰,他很平静,一副欣赏的样子,直到它最终小时,才将目光恋恋不舍地收回来。

“在气象学界,对龙卷风的预报最近有什么进展吗?”上校问。

“好象没有。龙卷风和地震是最难预警的两种自然灾害。”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南中国海也渐渐成了龙卷风频发的海区,这对我们是个很大的威胁。”

“怎么?航空母舰还怕龙卷风吗?当然,它肯定能将甲板上的飞机都卷走。”

“陈博士,你可想得太简单了,”同行的哪个海军中校说,“航母的结构强度一般只能抗住F2级龙卷,如果与再大一些的龙卷风接触,它的主甲板就会被折断,那可是灭顶之灾!”

被龙卷风吸上天空的海水开始落下来,形成了一场剧烈而短暂的暴雨,雨中还有几条活鱼落到岛上,成了我们的晚餐。

夜里,我和上校在海滩上散步,星空很清澈,让我想起了那个泰山之夜。

“你退出球状闪电研究项目,林云很难过,这个项目确实离不开你,所以我自告奋勇地来劝你回去,并对林云保证我能成功。”江星辰说。

海上夜色很重,但我能想象出上校的笑容,能为恋人承担这样一个任务,的确需要极端的自信,但从另一方面看,这里面也许包含着连他都没有意识到的林云对我的某种轻视。

“江上校,那是一个没有希望的研究。”我对着夜中的大海长叹一声。

“林云告诉我,那次俄罗斯之行对你打击很大。其实,也不要被他们那种巨大投入和长周期吓住,从林云回来后的介绍,我看出一点:苏联人是在用僵化的武器研究机制来研究自然科学界的一个基础课题,其过程中不免缺少新思想,缺少想象力和创造力。”

江星辰这不多的话切中要害,而且将球状闪电的研究归于基础科学,也是需要一定远见的。

“再说,球状闪电曾是你准备终生探索的目标,反正林云是这么告诉我的。如果真是这样,就不要轻言放弃。比如我,理想是成为一名搞军事战略研究的学者,由于种种原因走上了现在这条路,虽然坐在这个位置,心里还是很失落。”

“让我考虑考虑吧。”我含糊地说,但接下来的谈话,让我明白事情远比想象的要复杂很多。

“共事这么长时间,你对林云应该有所了解。她的思想性格中有某些……危险因素,我想让你帮助她避免这种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