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面对愚昧(第5/30页)

拉蒙特本来是想要从事最为高深的理论研究,所以选择了这项工作。但很快,他发现自己迷上了电子通道那了不起的发展历程。从来都没有一个真正懂得它理论原理的人(虽然谁也不敢说能把它吃透),对它进行过完整的阐述,也从来没有人能够向大众解释它的复杂性。固然哈兰姆博士本人曾经为公众媒体写过一些文章,但那些文章并不能构成一部前后关联、逻辑清晰的发展史——而这正是拉蒙特渴望能够做到的。

他从哈兰姆的文章开始着手,还找了一些公开发表的回忆性文章——可以称之为官方文件——里面描述了哈兰姆作出的令世界为之震动的论断,以及他所谓的“伟大发现”(这几个字往往都是黑体的)。

随后,当拉蒙特的幻想破灭以后,他开始了更加深入的研究。问题在他的脑海里逐渐形成——哈兰姆伟大的论断究竟是不是出自他本人。论断是在一次会议上提出来的,而自从那次会议之后,对电子通道的研究才真正开始。然而要查到那次会议的细节性内容非常难,会议的录音记录则更是无处可寻。

最后,拉蒙特开始怀疑,那次会议遗留下来的记录如此模糊不清,并不完全是意外。将几个看似无关的要点放在一起分析之后,拉蒙特发现约翰·F.X.麦克法兰很有可能说过跟哈兰姆关键性论断非常相似的话——而且提出的时间早于哈兰姆的论断。

随后他找到了麦克法兰。麦克法兰在官方记载中根本没有露过面,他现在正在从事高层大气动力学,尤其是相关太阳风的研究。这并不是一项热点研究工作,但也有额外补贴,同时它与电子通道效应的研究有一定的联系。很显然,麦克法兰不像狄尼森那样已经被命运所湮没。

麦克法兰对拉蒙特很客气,并且很愿意跟他聊起除那次会议以外的任何话题。至于那次会议,他坚持说自己什么也不记得了。

拉蒙特仍不死心,他拿出了搜集到的证据。

麦克法兰拿出一个烟斗,装上烟丝,拿在手里把玩。过了一会儿,他说:“我选择了把那事忘掉,因为它已无关紧要,真的已经无关紧要了。想想看,如果我非要坚持自己先发表过什么,又有谁会相信呢?人们只会把我当作个傻瓜,一个自大狂。”

“难道哈兰姆会逼你退休吗?”

“我可没那么说,但那么干对我自己肯定没什么好处。你这么执著,有意义吗?”

“我在追求历史的真相!”拉蒙特说。

“历史真相,都是胡扯!历史的真相就是哈兰姆一直没有放弃。他推动大家进行研究,不管他们愿意不愿意。没有他的话,那些钨最终将会爆炸,并造成难以预料的伤亡。于是我们不会再有另外的样本,可能永远也不会有电子通道。哈兰姆受到那些赞誉是应该的。即使他不值得那样的赞誉,即使他所做的都没有意义,你也别来找我,因为历史本身就没有什么意义。”

对这样的说法,法拉蒙特显然不会满意,但也只得如此,因为麦克法兰从此三缄其口。

历史的真相!

一个无可争辩的历史真相就是:放射性使得“哈兰姆的钨”(这种叫法已经成为了历史习惯)发生了关键性的变化。不管它到底是不是钨;不管它是不是被人做了手脚;不管它是不是一种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同位素——都无关紧要。一切都被淹没在令人惊异的事实之中——在不可能存在任何放射性衰变的环境中,它的放射性却在不断增强。

过了一段时间,坎特罗维奇私下里说:“我们最好能够把它分散开。如果继续保持这么大一整块的话,它迟早会变成蒸汽或者爆炸,或者两者同时发生,那样的话,至少半个城市都会受到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