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分 析(第2/6页)

机・丹尼尔仔细听完这番话,然后说:“我倒认为‘狂热分子理论’成立的几率比较小。死者的身份太敏感,而案发的时机又太凑巧,在在显示这桩凶案是由一个严密组织所精心策划的。”

“好吧,那就代表你掌握的资料比我多,吐出来吧!”

“你的用词含糊不清,但我想我了解你的意思。我必须对你解释一些相关的背景,就太空城的观点而言,以利亚,我们和地球的关系并不令人满意。”

“这可真糟。”贝莱喃喃道。

“据我所知,在太空城建立之初,我们的同胞大多一厢情愿地认为,人机融于一炉的社会在外围世界运作得那么好,地球应该会欣然接受的。后来即使出现了暴动,我们起初还是天真地认为,这只是短暂的阵痛,你们地球人终究会克服新奇经验所带来的震撼。

“后续的发展,证明事实并非如此。即使地球政府以及大多数的大城政府都和我们合作,反抗运动依然持续,使得我们的进展非常缓慢。对于这样的结果,我们的同胞自然万分忧心。”

“我想,这忧心是出于利他主义。”贝莱说。

“并不尽然,”机・丹尼尔答道,“不过我很感谢你如此正面地解读他们的动机。我们一直有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一个健康的、现代化的地球对整个银河系有极大的益处。至少,这可说是太空城成员的共同信念,但我必须承认,在外围世界,的确有很强的反对声浪。”

“什么?太空族之间也有歧见?”

“当然有。有人认为现代化将催生一个危险的、帝国主义的地球。尤其是在那些距离地球较近、历史较悠久的世界,那里的太空族始终难以忘记,在星际旅行出现后最初几个世纪,无论在政治上或经济上,他们的世界都受到地球的控制。”

贝莱叹了一口气。“都是陈年旧事了,他们真的还担心吗?他们还会为了一千年前的事情,继续记恨我们吗?”

“人类啊,”机・丹尼尔说,“构造特殊,自成一格。在许多方面,他们都比不上我们机器人那么理性,因为他们的线路并非预先设计好的。不过也有人告诉我,这其实也算是优点。”

“或许吧。”贝莱冷冷地说。

“这点你比我容易明白。”机・丹尼尔说,“总之,我们在地球上接二连三的失败,促使外围世界上那些民族主义政党势力高涨。他们声称地球人显然和太空族不同,太空族的传统根本无法套用。他们还说,如果我们以高压手段强迫地球接受机器人,最后将会导致整个银河系的毁灭。你要知道,他们念念不忘的一件事,就是地球共有八十亿人口,而五十个外围世界的人口加起来,也顶多只有五十五亿而已。我们这些待在此地的同胞,尤其是萨顿博士……”

“他是博士?”

“他是社会学博士,专长是机器人学,而且他非常杰出。”

“我知道了,请继续。”

“如我所说,萨顿博士等人早已明白,如果我们在地球上继续这么一事无成,以致外围世界的不满情绪不断升高,那么不久之后,太空城和它所代表的一切将不复存在。萨顿博士觉得,事到如今,当务之急是尽最大努力去了解地球人的心理。如果只知道批评地球人通通生性保守,或仅仅将‘顽固不化的地球’‘地球人心难测’这些老生常谈挂在嘴边,那只是逃避问题而已。

“萨顿博士说,那些都是无知的论调罢了,我们不能光用几句成语或陈腔滥调,便想轻易打发地球的问题。他说,凡是有志于重塑地球的太空族,都必须走出遗世独立的太空城,和地球人打成一片;必须像他们那样生活,像他们那样思考,像他们那样做个地球人。”

贝莱说:“太空族?绝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