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罗摩的声音(第2/3页)

罗摩的南北两极在各个方面都迥然不同。这里没有三道扶梯,没有那一连串同心圆分布的狭窄平台,从中轴区到平原也没有巨大的弧形内壁。这里正中央有一根无比巨大的尖刺,长度超过五公里,沿着自转轴指向前方。在它周围均匀分布着六根小号的尖刺,尺寸是中央尖刺的一半。这些尖刺整体看来像是形状极为对称的钟乳石,从洞穴顶上垂了下来。不然,如果反转观察角度,就像某些缅甸寺庙里的高塔,建在一处凹地的最底下……

这些又尖又细的高塔之间有飞扶壁 [34] 彼此相连,这些飞扶壁从尖塔向下弯曲,最终与柱面平原融为一体。飞扶壁体形巨大,足以承受整个世界的重量。如果这些飞扶壁确如某些猜测那样,是某种外星推进装置的一部分,那也许它们就是起支撑作用的。

派克上尉小心翼翼地向中央尖刺靠拢,还剩一百米时就不再蹬车,任由“蜻蜓”号飘到那边停下来。他查看了放射水平,只探测到罗摩极低的背景辐射。这里有可能受到某种力量的影响,只不过人类的设备无法侦测到,不过这又是一项无法避免的风险。

“你看见什么了?”中轴区指挥台焦虑地问。

“只有这个大角——非常光滑——没有一丝划痕——而且尖头非常尖,都能拿来当针用。我都不敢靠近它。”

这番话里只有一半是玩笑。如此巨大的物体,尖端却能如此完美地收为一点,真是不可思议。吉米以前见过用大头针固定的昆虫标本,他可不想让自己的“蜻蜓”号遭遇同样的命运。

他慢慢地向前蹬车,直到尖头放大成几米样子才又停下来。他打开一个小容器,非常小心地取出一只棒球大小的球体,把它朝尖刺扔过去。小球飘走了,身后拽着一根几不可见的线。

黏球打在尖刺弧形的光滑表面上——没有弹回来。吉米试着拉一下绳子,跟着用力一拽。他就像渔夫打鱼收线一样,慢慢把“蜻蜓”号向恰如其名的“大角”尖上拽去,一直拽到他可以一伸手就摸到尖刺为止。

“我想你们可以把这个着陆动作称作‘触地得分’,”他向中轴区指挥台汇报,“这东西摸起来像玻璃——毫无摩擦感,还有点儿暖和。黏球很管用。现在我要试试拾音筒……看看吸盘能不能固定住……插入导线……听见什么了吗?”

中轴区里停顿了好一会儿,然后指挥台气鼓鼓地说:“除了正常的热噪声,屁都听不见。你要不要拿块金属敲它一下?这样起码咱们能知道它是不是空心的。”

“好啊。要我干什么?”

“我们希望你沿着尖刺飞,每隔半公里就来一个全面扫描,找出其中的异常之处。这之后,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你可以到一根小角那边去。不过前提必须是,你确保可以平安回到零重力区。”

“离开自转轴三公里——这只比月球重力大一点儿。‘蜻蜓’号的设计就是要适应这种环境。只要用力蹬就行了。”

“吉米,我是船长。这件事情我又考虑了一下。从你拍摄的图片来看,小号尖刺跟那根大尖刺一模一样。你用可变焦镜头尽量拍些好照片回来。我可不想你离开低重力区……除非你有非常重要的发现。要是这样,咱再另说。”

“好啊,头儿。”吉米说,声音里仿佛有一丝放松,“我就待在大角旁边,继续开工。”

他感觉自己仿佛直直地向一道狭窄的山谷里坠落,山谷两边是几座又高又细的奇怪山峰。大角现在高出他一公里,围在大角周围的六根“小角”尖刺正在他周遭现出身形。大角下部的斜坡周围,结构复杂的飞扶壁和飞拱组合也向他迎面扑来——他心想,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在下方的庞然大物之间安全降落。他已经没办法直接停在大角上了,因为随着大角的斜面越来越宽,重力也越来越大,现在黏球微弱的拉力已经无法与之相抵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