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新学员培训计划(第2/3页)

基地里其他负责行政、后勤、安保等工作的人员是通过特殊渠道严格聘用招募进基地的,工作期限一般是5~10年。

如果想成为核心成员,就必须获得星际探索联盟的培训邀请并最终通过考核。

星际探索联盟为了维持核心人才系统的健康循环,每个月都会在全世界范围秘密甄选出一批最出类拔萃的青年才俊参与为期一年的培训,真正优秀的人会最后被留在星际探索联盟内部成为核心人员,其他淘汰的人则继续回到各国的科研领域,或者是星际探索联盟下属的国际公共科研组织,作为星际探索联盟的后备科研力量。

【虽然,不同批次之间的学员在培训的时间上会出现重叠,但是不同批次的学员却绝对不会存在见面的机会。IEA把保密和隔绝工作做得滴水不漏,为的就是减少被淘汰学员在离开组织之后进行过多的交流。】

此外,核心人员的架构,主要由两个重要部分构成,即科学组和行动组。

例如,新学员导师理查德·王就隶属于科学组,黑衣男子史密斯则隶属于行动组。

每一个月,星际探索联盟的三个基地都会分别在所辖区域秘密甄选20个年轻候选学员,这20个候选学员中包含:10个优秀的青年科学家,10个身手了得的特战队员。

最后通过测试,每个星际探索联盟基地都会分别选择3人作为科学组成员,2人作为行动组成员。

这些被留下来的新成员便会成为星际探索联盟的核心成员。

科学组和行动组的培训及测试项目当然有很大的不同,科学组更偏向于科学性,行动组则偏向于实际作战能力。

但是两个小组的考核项目也是有交叉的。

科学家也要参加超强度的体力测试!!

特战队学员还必须通过深奥的科学考试??

这听起来确实很荒唐!!

难怪李慧群会抱怨考核标准太奇葩,自己并非因为科学素养的原因而被淘汰。

想象一下,按照这样的标准,霍金这样的天才科学家都会哭晕在厕所。

但是,我的地盘我做主,既然想成为星际探索联盟的核心成员,就必须经过双重的考核和筛选。

因为最终能够参加宇宙探索行动的人员是有限的,星际探索联盟可不希望招进来的核心成员是只是一个孔武有力的草包,以及在艰难环境下无法保护自己的弱鸡科学家。

所以,据说每一轮被留下的行动组成员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材生,而科学组的成员也都基本上具有特战队的体能水平。

这荒唐的选人之道让原晧宸着实吃了一惊,也隐约猜到了李慧群当年被星际探索联盟淘汰的原因,估计就是体能太差。

原晧宸明显是以青年天文科学家的名义被邀请来参加培训的,所以就很自然的被划分到了科学组新人的10人名单里。

……

第二天,清晨,可可拉斯岛,IEA(星际探索联盟)太平洋基地,一个犹如太空舱的环形会议室里。

环形会议室四周是深色石材砌成的墙面,约有20盏亮灯环形投射向会议室中心。

巨型的环形会议桌正中是一个略微凹陷的圆环,中间镶嵌着一个暗色金属材质的IEA英文缩写标志,显得既神秘又庄重。

环形会议桌的两侧依次列坐着与原晧宸同期的20个候选学员。

主座位上则依次坐着四男一女,正中间是一个身着军装须发皆白的老人。

另外四人中,原晧宸只认识坐在最右边的新人导师理查德·王。

“年轻人,欢迎你们来到IEA太平洋基地。”那须发皆白的老人正说着客套的开场白。

“我是IEA太平洋的基地副指挥官,我叫卡特。”

“基地副指挥官!!”

这可是星际探索联盟的高层人物,众人听后纷纷流露出敬佩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