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48章 北进(第2/3页)

“我不想去参加什么官员学习班,没得羞辱人。”

“眼下新朝初立,江山不稳,倒是可以参军。”

这一下倒是越说越兴奋,两人很是来劲。最后卢象升一拍桌子,立身而起,“现在就去,现在就去。卢某文武双全,自认还是能上阵杀敌的。”

孙传庭也乐道:“兄长也觉着自己文韬武略俱有所得。上马治军,下马抚民,什么都能干。”

两人坐不住了,兴奋劲来了便一同退出客栈要去参军,排着长队去报名。他们身体倒是没问题,年龄也都还在范围内,初选很快就通过了。复选让他们去城外军营,又是体检又是测试。

两人没有隐姓埋名,却都没说自己是举人,只说读过书。可招兵的人一看他们写的一手好字,立马将他们安排当小官,安排他们为民工队长。

“民工?”卢象升对这个大失所望。他本意是要进正规军的,至不济也要是民兵呀。当民工也太亏了吧,这在大明就是背夫役卒啊。

可招兵的人也直说了,“‘革命军’内强调训练,没有训练的人连民兵都不能担任,否则上了战场也打不了仗。若想当兵,就先好好在民工队伍中表现吧。看你们都不是寻常人,有主动效力之心,在民工队伍里慢慢往上爬是条正路。”

嘚……孙传庭只能劝卢象升稍安勿躁,多听多看多干,少发言。

整编就只得一日,隔天卢孙二人就作为民兵队长各自带着几十号人跟随一支大军出发。问要去哪里?带队的军官却板着脸说道:“大军行止日期,路线,地点皆是军事秘密。不许打听,传播。你们只要服从指挥就新。”

哎呦……这真的跟明军不一样嘞!

明军打仗,兵马未动,消息就满天乱飞,生怕敌人不知道。

而这一上路,卢孙二人也立马发现‘革命军’真的是财大气粗。区区民兵全部都是赶着马车。好些是运载量大的四轮马车,还有不少是从各地收集上来的两轮马车。这若是在明军,搞运输的役卒都是服徭役的百姓,真是肩挑背扛,车辆少,拉车的牲口更少。

民工的事很杂,运输,修路为主。卢孙二人跟着队伍向东,真的大开眼界。这民兵中不少队长都来自天津的小学堂,他们文化程度不高,可好歹能写会算,按上级安排行事,竟然将成千上万的民兵管理的井井有条。

无论是行军,宿营,货运,这些事都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插手。这换在过去都是一个个地方官吏才能处理的事情,现在全是些非常年轻的小伙子在完成。卢象升对此大为赞叹,“这队伍管的好,比大明的军队还好。这治民如治军,如臂使指。”

从各处征发的民工队伍不断汇聚,最后竟然有数万人的规模。这些人被安排在各处,职责不同。不少人在工兵的指导下主要就是修路,修水利,修桥梁,压根不上前线。卢孙二人却不知道幸还是不幸,竟然一路向东到了遵化。

抵达遵化,卢孙二人才发现这里已经悄悄的聚集了两个旅的国防军,两万民兵和约莫五万民工,上万辆运输的马车。看到那整齐肃杀的队伍,他们才知道‘革命军’的军队跟过去见过的明军完全是两码事。

“雄壮,实在雄壮!”卢象升到了遵化城外,方才知道自己带队赶来的几十辆马车是给谁用的。他又看到大军离城而去,向北进发,过了龙井关,再过喜峰口,在蜿蜒的山路不断前行。而行军的队伍俱是精锐,就连那民兵都整齐肃穆,只有民工才显得嘈杂毫无纪律。

率领这支大军的竟然是一员女将,细一问方知是去年横扫山东,肃清孔府的和卓。按说卢孙二人应该对和卓切齿痛恨,可当两人远远看到这员女将策马而过,对其风姿不由得折服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