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5章 到天津(第2/3页)

老员外和他学生听得入神,越听越是脸色凝重。他们对辽南四卫有过诸多猜测,对报纸上的文章却又不敢全信,只觉着那些花团锦簇的新闻只怕得打些折扣。可听了这老李头的话,他们都深感惊讶——‘革命军’对地方治理的未免太好了,百姓民心尽归其有。

这老李头一路行来只为谢恩,甚至不惜漂洋过海,远涉重洋。这等想法和毅力不管是那朝那代都是足以载入史册的壮举。这事若是发现在明廷,朝野上下必然要上书祝贺这四海升平,百姓安康的太平年景——老李头肯定会被册封受赏,名垂青史。

老员外几乎不能相信这事就发生在自己眼前。他又细细问了许多,旁敲侧击的打探当今复州的情况,希望得到这故事中的漏洞破绽。可问的越多,他越是心惊。最后只能扭头看向自己身边的学生问道:“初阳,你觉着此事……”

一旁的书生也是惊讶,却只能反过来安慰道:“老师莫急,此事回头再慢慢商议。我们来此可是有正事的。”他又回头对老李头笑道:“老人家既然到了这演武场就无需再跑了,随我等一起便好。今日这场热闹也是难得,想来定能令人大开眼界。”

“什么热闹?”老李头也奇怪演武场是怎么回事?这里被成千上万的百姓团团围住,甚至需要大量民兵组成人墙来维持秩序,而演武场里头大概有好几个足球场大小的面积却还空无一人,似乎即将有什么大戏上演。

书生呵呵几声,带着点苦涩的意味说道:“两日前这天津的报纸出了个大新闻,说是天津周围之敌蠢蠢欲动,为震慑宵小特意举办这公开的大军演武。连搞七天,每天上午下午两场,允许任何人前来观看,只为彰显‘革命军’武力。我师生二人于是来凑个热闹。”

“哦哦。”老李头听了就当真,也就跟着这师徒俩凑一起,挤在这演武场外观看。

‘革命军’为了让百姓能看个真切,在演武场周边设置了大量临时的观看台阶。有些是堆土而成,有些是木头搭建,总之在场看热闹的人数至少上万。不过会场组织的挺好,也算乱而有序。

老李头看的这是下午场,十四点左右方才开始。一进场便是整整三个长矛和火铳配合的步兵方阵,四百多人举着旗,打着鼓,列队而进。这方阵一出现,原本嘈杂的人群立刻安静,所有人都竖起耳朵听那远远近近不断传来的号令和鼓声。

整齐的队列步伐看着就令人赏心悦目,所有士兵步调一致,随着鼓声前进。哪怕地面有些凹凸不平,他们也能快速适应,随时调整。

老李头看着哈哈大笑,他身边的老员外则低声说道:“这兵……是怎么练出来的?比我们的……”

“老师慎言。”年轻的学生忽然打断道,还特意朝正看得乐呵的老李头瞄了眼。他继续说道:“‘革命军’练兵应该有其窍门,只是不为外人所知而已。”

倒是老李头是真兴奋,闻言就插嘴乐道:“诶……其实没啥窍门。我们在复州也练这个。每个农庄都要抽调青壮后生连这种队列。无非就是喊着‘一二一’的走路而已,练久了自然就会,只是我们没人家走的好。”

老员外和他学生顿时侧目,都搞不清身边这老李头究竟还知道些啥?

三个方阵进入演武场后便站立停步。这一站竟然就是一个小时,纹丝不动。所有士兵就好像树桩一般,连脸上的表情都没变化,全都直勾勾的看着前方,浑身汗湿也不在乎。

围观的百姓看不出这发傻似的站立有什么特别,现场的噪音逐渐增大,纷纷议论这到底是干啥?有人看过上午的一场,也说这些士兵出场后就这般站着,搞不懂这是为何?

老员外和他学生看得眉头紧皱却不发一声,倒是老李头见这些士兵如此站立竟然主动解释道:“这是站军姿哩。我们乡间练民兵也是如此,却不会站这么久。顶多站个两刻钟意思意思就好了。我听说大帅的近卫队里有时一站就是半天,站到当兵的晕倒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