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2章 开分基地(第2/3页)

最后那句听得所有人心惊肉跳,就连李维翰都在默默的盘算自己算不算‘革命军’的自己人。而史东面对眼前这所谓的地方乡贤,心中极其鄙夷。他知道这些人就算能过得了周青峰那一关也过不了徐冰那一关,行政部已经开始琢磨搞‘公私合营’。

搞革命么,其实就是一场财富重新分配的过程。‘革命军’断然没有让过去的巨富继续掌握大量财富的道理,顶多让他们保留一部分财产,大头还是要吐出来的。

发展工业的投资是极其巨大的,一个矿,一个工厂,动不动就需要几百万银元的投入。这笔钱从哪里来?要么对底层百姓敲骨吸髓,要么就是收割原有的富裕阶层。作为新势力的‘革命军’不用多想就知道该怎么选了。

‘革命军’的几个穿越者早有共识,地盘太大,人口太多,很容易消化不良,反噬自身。还是先发展工业,掌握足够生产能力为好。目前‘革命军’地盘内的人口已经够多,辽东半岛就有近百万,天津这里更是已经超过百万,反倒是资金开始限制工业发展。

钱永远是不够的。

史东不去烦心这些事,他带着自己培养的十来个矿业学徒在唐山地区转悠了半个月,在当地村民的帮助下选定了十几个比较方便开采的露天和浅层矿场。他们首先要把煤矿开采出来,然后再来找铁矿。

唐山这地方特别适合发展工业,这里矿场丰富,煤铁都有,水力资源也极其优良,地势平坦适合发展。在确定矿场后,天津方面就立刻组织一支三万人的民兵和民工队伍沿途开进,一来清理地方,二来修筑道路,三来进行矿区建设。

‘革命军’开发唐山的动作极大,明廷地方政权完全无法应付。大量县城直接投降被接管,少量顽抗之人都轮不到近卫队出动,民兵就能把他们干趴下。接下来便是大量接受半年教育的速成干部从金州大学船运赶来,重新构建地方管理体系。

新体系的构建是带着血腥气的,所有被认为可能对‘革命军’建设造成障碍的人和势力都将被清洗。普通的青皮无赖,土匪恶霸是第一批被甄别出来处决掉的。接下来便是顽固士绅,不过这些人往往闻风而逃,带着些许钱粮前往京城或者过山海关去辽西。

地方上的百姓则在战战兢兢之中迎来了一支支带着藤盔,穿着制式土布,坐着马车,手拿铁钎铁锹的工程队伍。光这支队伍的吃喝拉撒睡就引发了市场繁荣。

工程队伍沿途修建道路和房屋,木料和砖石从后方运输就太亏了,就地生产采购才最划算。桑木匠的小儿子,过了年才十六岁的桑全来就在这工程队伍中当个队长,手底下管着五十人的队伍。他就负责统计,接受,发放这五十人要用的工材。

修路需要勘探规划,可‘革命军’内部缺乏懂土木工程的人。只有李树伟手下有一批人在去年的农田水利建设中积累了些许经验。

其中工作突出者在去年冬天就在金州大学接受集训,自学了不少土建方面的知识。一部分留校继续进修并从事教育,另一部分就赶鸭子上架来修路开矿了。

桑文来面前就有好几个初出茅庐的工程人员正在摆弄几台机械部自制的地形测量设备,最主要的是个带望远镜和刻度的三脚架。这东西据说是机械部新成立的仪表厂生产的,只可惜几个工程菜鸟似乎还不太会用,忙的满头大汗也测不出准确数据。

五十个民工正在路边建设一排仓库,这里将用来堆放修路用的建材。金州机械厂生产了大量水力机械将被运过来进行木材加工,加工的原料则由北方的商人提供。

民工一边干活,一边斜眼看着正在搞道路测量的工程菜鸟。后者拿着远高过民工的薪资,吃喝补贴都叫人羡慕。可他们一上场竟然干不了活,被大量目不识丁的民工肆意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