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5章 社会百态(第2/3页)

“哎呦,这车也不是全无坏处。坐久了呀,颠的我屁股疼。”

“半个时辰能跑二十多里地,屁股疼些算个啥?这可比走路快多了。”

“过去我出城走个亲戚,一大早出门,天黑前能到就算好了。我前几天专门坐这马车又跑了一趟,午间时分就到了。我家亲戚看见我,都说我怎个来得这么早?我就说大帅搞的啥‘公交’通达的地方还不多,否则我都能去亲戚家吃早饭了。”

交通的廉价和便捷能极大的促进人员和物资的流通,车厢里嘻嘻哈哈的议论,正是底层老百姓因此受惠的喜悦。等到回城之后,孙元化都没心情跟身边陪着的壮仆说话。他再次下车,就看着新开设的鼓楼车站人流如潮,呆立不动。

过去离家出门是一件风险极大的事情,‘车船’运输把持在少部分帮派势力的手里,就连运货的脚夫都是算不上什么良善人家。出个门能平安抵达目的地是个幸运的事,半路上若是仅仅丢个包裹财物都算小事,人命都没了才是大事。

现在周青峰占领天津首抓治安,对社会闲散人员和帮派分子是零容忍。马可世马局长更是体察上意,凶狠如狼,一天到晚的清理三教九流——马公公就要个名声,哪怕酷吏的名声都行。只要能记录史册,他就高兴。更别提他难得大权在握竟然得到百姓赞誉。

这几天报纸上可是多次表彰天津警察局的好人好事,对马局长大夸特夸。由于他办案严明,公正执法,扫清了大量社会渣滓,前几天竟然有老百姓给他送来一面锦旗。

这他娘的可是破天荒的事!

马公公看到那面‘铁面无私’的锦旗都不敢相信,无比惊喜。他当天夜里兴奋的翻来覆去睡不着,一整夜的在笑。那面锦旗被他当被子一样盖在胸口,心中满足无以言表。

社会治安的改善让老百姓的生活都焕发活力,人们更加愿意交流,更愿意努力工作,同时对‘革命军’这个政权产生强大的依附感和安全感——比如近卫队在训练中严格灌输‘人民军队’的概念,隔三岔五就全体出动进行义务劳动,主动帮助市民排忧解难。

过去的官兵就是混混加二流子以及土匪恶霸的综合体,老百姓看见就逃,听着就躲。可周青峰对旧军队的恶习是严厉打击,首先就是设立宪兵纠察军容军纪。

近卫队扩编,收容了不少明军士兵和低级军官,这些人是往往屡教不改。周青峰就等着这帮家伙犯错,抓捕后快速公审,快速处决,并且在报纸上向百姓道歉,不断造势——就是通过这种不回避,不遮掩,不包庇的态度,以此收拢民心。

周青峰根本不怕出问题,甚至巴不得出问题。出了问题,他才能有借口去解决。

孙元化不懂周青峰的图谋,他只站在车站门口,看到进进出出,熙熙攘攘的人流总觉着不真实。正常情况下只有过年办庙会才有这等人流。

可就算是庙会上,也经常出现各种‘拍花子’拐小孩的,下迷药掳掠妇女的,卖大力丸行骗的。可这车站愣是没这些事——披甲步兵可都在呢。

过去只有官府和军营才有兵卒驻守,可现在天津城内经常能看到‘革命军’的士兵。这是警力不足的情况下用来维持治安的有效办法。小到吐痰插队,大到打架斗殴,这些事都会受到惩罚。来来往往的老百姓对这些身姿笔挺的兵卒是敬畏多过惧怕,却不排斥。

对于来自明廷的孙元化,他是真正想不通这是怎么做到的?他从一个马车的轴承,看到马车承载的人流,又从大量的人流看到地方治安,再从地方治安看到百姓民心,顺便他又看到那几名站在车站进出口站军姿的近卫士兵。

“老爷,时候不早了,您还去城外看新式农机吗?”跟随的壮仆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