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2章 呆了又呆(第2/3页)

“闹腾啥?拆的都是城里的窝棚,住里头的都是穷酸。招工优先招他们,全家老小都有照顾,而且还有新房子住。他们巴不得拆呢。”

“拆屋换新这事,我亲自去看过。两层的楼房可好了,又大又宽敞。有水井,有茅厕,还特别建了啥‘生活配套设施’。唉……这‘革命军’大帅尽搞些叫人看不懂的事,可搞出来的东西却实实在在叫人喜欢。”

“可这又是石板路,又是两层楼,得花多少钱啊?”

“那可就贵了。就拿那石板路来说,也不是真石板,用的是蜃灰。就是海边的牡蛎壳烧的灰,混了石灰用来抹地。那东西干了之后硬的很,特别好使。听工地上的人叫那玩意‘水泥’,也是个叫人听不懂的词。”

“这事我听说过,海边有些地方牡蛎壳堆积如山,据说是几十上百年累积下来的。过去少有人想过把它们统统烧成灰来用,因为柴火钱都不够,可这‘革命军’偏偏就干这事。”

“最近稀奇事多了,城里客栈最近都被整顿了,你们知道么?警察局的马局长奉大帅命令要对‘车船店脚牙’这几个行业进行重新规划,铲除一切社会不稳定因素。前不久城里闹得太乱,除了丐头背后指使,便是这些道上的人在捣鬼。现在这帮人全都倒了霉。”

这事倒是令人惊奇,流传的消息不多。

古代说‘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讲的就是一些运输住宿的服务行业暗藏大量犯罪勾当。好比后世的土匪路霸,社会大哥。而‘牙商’则是官府支持的商业中介,坐地豪商。外来商贩必须把货物低价卖给他们,否则就是各种麻烦,甚至丢了性命。

‘革命军’整治商业环境,过去的‘牙商’还想来套个近乎保留特权。马可世马公公积极领会大帅对社会管理的精髓,直接就把这些社会渣滓给清理了。保留的部分也要进行规范化登记管理,不允许存在社会乱象。

有茶客就连忙呼应道:“牙商被收拾真是好事,市面上的物价立马跌了三成。想想过去那帮家伙赚了多少黑心钱呀?别处的商贩听说天津没了牙商可以自由行商,都纷纷赶过来,我觉着等到下个月这物价还得再降。”

另有茶客就嬉笑说道:“听说光是抄天津几大牙商的家就抄出来一百多万两银子,其他田地房产,金银珠宝无数。警察局的马局长可高兴了。”

当初‘革命军’从辽东运输到天津的商货必须卖给天津郑家的人,收购也必须从郑家手里收。当初王凯在天津若想接触别的商家——不行,这不合乎规矩!

现在好了,万历皇帝都挂了,郑国丈被周青峰彻底坑死了。狗屁规矩全作废,哪怕明知天津这地方被反贼控制,可整个北直隶的商人现在闻风而动,都想来大赚一笔。

听茶客谈起这些存在多年却难以革除的弊端,孙元化又是个无可奈何。他都能想象自己晚上写笔记定然要用羡慕又难受的笔调来记录这事——‘革命军’是新生的,跟旧势力毫无瓜葛,可以痛快淋漓的荡平这世间一切罪恶。大明么……罪恶已经深入骨髓了。

孙元化正叹气,却又听到有人不屑的低声喝道:“你们这些俗人只知道舔反贼的腚眼,说尽好话,却不知道这反贼罪恶滔天,要坏了这天下的世道伦理。”

茶馆里众人一听,全都噤言。

说话的是个落魄的书生,趴在桌面上喝酒,醉眼惺忪的嘟囔道:“这反贼一来,读书人就没活路了。过去朝廷在时,我等每月还有些米粮,现在反贼一张口都没了。没有我等读书人辅佐,没有乡绅支持,这反贼就别想长久。还有这反贼一来,收税可比过去多了数倍。太祖皇帝可是定的三十税一,这反贼却要十一税。还变着花样要设立专门的税务局,按营收来收税。如此盘剥百姓,交恶商贩,用不了多久必然是商旅禁绝。这城中虚实,大明朝廷尽然皆知。如今新皇继位立马就开了恩科,招募天下俊杰,革弊立新,要有一番大作为。这反贼也就是会耍弄些把戏蛊惑愚民,能有多大本事?你们现在一个个说反贼的好话,等今后大明天军打过来,早晚给你们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