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9章 上眼药的(第2/3页)

抚顺是肯定不行的,周青峰只打算在这里进行技工的培养和训练,不会进行大规模投资。沈阳呢?距离抚顺不过七八十里,也是前线啊。

可如果搬太远,难度极大。古代大量人口长距离迁徙的可是个极其辛苦的差事。不要说古代了,哪怕是几百年后也不容易——民国的时候,一支四川兵出川抗战,结果战还没打,半路上就快全饿死了。

“我们可以先去沈阳,再去辽阳,一路向南……”周青峰手头有辽东地图,摊开了在仔细瞄了瞄。最后他决定道:“去大连。”

现在的大连叫旅顺,位于辽东半岛的最南端。三面环海,一面通过金州地峡和半岛相连,防御上有优势。旅顺有良好的港口条件,海运非常便利。

旅顺的地域面积也够大,土地和水资源都能满足中期发展需求。由于靠海,渔业和盐业都能创造巨大财富。唯一头疼的是那地方没有什么煤和铁,尤其缺煤。这一点远远比不上抚顺。

关于今后的落脚点,周青峰和徐冰已经非正式的讨论过很多回。现在看来是要正式确定。这个地点不能距离抚顺太远,也不能太偏僻,不能有太强的当地势力,又需要有足够的人口和资源。在撇除了江南,朝鲜,京城之后,能去的地方就只有旅顺了。

徐冰也点点头,她的手指甚至越过旅顺跨海向南,“旅顺是个不错的地方。只要在那里站住脚,我们还可以借助旅顺做跳板去山东。”

山东的条件比旅顺还好,可那里大明的势力也强得多,光是藩王就有好几个。不够强大之前还是别去招惹。

“旅顺,就旅顺吧。”周青峰用手指敲了敲地图上的地名,“我让谭峰的巡检队伍去跑跑路,搞清楚沿途道路情况,补给点设置,地方势力。在搞清楚之前,我暂时在抚顺训练人手,筹备资金和物资。”

“谭峰的巡检队伍怎么样了?”徐冰问道。

“谭峰是旧体系出来的人,思想上很难转变,他对我的管理方式不适应。没有财权和人事权的激励,我看他做事就没了动力,远不如刚刚来时那股子热情。”周青峰冷哼了一声,“不是自己培养的,终究是靠不住。”

随着周青峰势力的扩张,他手下体系变得越来越臃肿。想孙仁这样奴隶出身的人完全是周青峰自己培养,用起来还是保持高效率。可像桑木匠和谭峰这样的人,多多少少有些思想上的阻碍。桑木匠地位和势力都不足以抗衡周青峰,高兴不高兴都只能听话。

可谭峰却不同。

“谭峰最近被你派去沈阳了,是不是?”徐冰问道,“按时间他昨天就该回来了。”

周青峰一皱眉,自语道:“对呀。”

城西最近在发展商业,周青峰和徐冰费了很大劲招募来一批账房开设‘随便贷’这个金融机构。这家金融机构的出现极大遏制了抚顺城内高利贷的横行,甚至影响到了李永芳的放贷生意。周青峰不得不控制放贷对象,限制为城西的居民和他体系内的人员。

可就是小范围内的低利率放贷,也让周青峰迅速掌控了城西的经济。越是穷苦的人越是需要金融上的支持,当城西所有的债务关系开始向周青峰手中集中时,住在此地的几千号人就在不自觉间被周青峰控制。

数千人的生产和消费市场统一起来,就是一股相当强大的力量了。比如周青峰将城西大大小小十几家粮店整合进行统一的采购和供货,这议价能力就提高好几倍。同样的还有布匹,皮毛,药材,木材等等,这些零散的商业店铺不得不集中到周青峰系统内。

而周青峰根本不需要花费多少钱,他一手高息揽储,一手低息贷款,自然而然就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事情。这个点子还是徐冰出的。作为刑警,她对商业犯罪也颇有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