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炮弹车厢(第2/3页)

的确,3英尺深54平方英尺的水,重量会达到11500磅,但根据巴比康的估计,炮膛内气体的膨胀力足以应付这部分额外重量,况且在碰撞力的挤压之下,不消一秒钟,水就能完全排泄出去,炮弹马上又会恢复正常的重量。

这就是巴比康为应对后坐力震动这一重大问题想出的解决办法。布里杜威尔公司的工程师们对方案理解得很透,工程也完成得非常出色。只要方案的效果理想,而且水能排出去,里面的乘客就能毫不费力地清理掉板壁的碎片和拆除动身时支撑他们的圆木盘。

炮弹的上半截有一层皮垫子,被像钟表发条一样的优质弹簧撑着,那些排水管藏在垫子的下面。

可以说,减轻发射坐力的一切可以想到的预防措施都做到了。用米歇尔·阿当的话说,如果还是被撞死的话,那只能怪自己的身体是劣质品。

炮弹的外径9英尺,高12英尺。为了不超过设计重量,弹壁的厚度有所减小,而底部的强度则进一步加大,因为底部要承受火棉爆炸时产生的巨大冲力。所有的炸弹和锥形圆柱炮弹都是如此:底部永远比侧面的弹壁厚。

这个圆柱形金属塔的壁上有个小孔,这是入口,看上去很像蒸汽锅炉上的洞口。入口有一个铝制密封盖,用螺旋压力螺丝从弹体里面固定。到了月球上,这些乘客就能方便地打开舱门从里面走出来。

但是,这些还不够,路上得观光呀。这很容易解决。在垫子的下边装有四个厚厚的透镜舷窗,两个装在圆形的弹壁上,一个安在底部,另一个在顶部。这样,坐在里面的人就能看到远去的地球、越来越近的月球和挂满繁星的太空。舷窗的外面嵌着金属护窗板,以免窗子被发射时的巨大动力撞碎。要想打开窗子,只需在舱内拧掉螺丝,护板就被甩掉了。这样,舱内的空气既不会泄露出去,还可以观光。

所有的机械系统运转良好,此外,工程师们在舱体内部设备的安装也显示出了同样的才华。

炮弹的体内还有几个容器紧紧地固定在弹壁上,用来装水和必要的给养。此外还有个备有好几个气压的特制容器,里面装煤气,用来取火和照明。到时候他们只要打开阀门,就能连续6天用煤气照明和取暖。看得出,从平日生活必需品到供生活舒适的东西一样也不少。此外,由于米歇尔·阿当的艺术天赋,这些实际用品都被制成了艺术品的形状,令人赏心悦目。要不是空间有限,他会把弹舱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艺术家工作室。

如果人们以为这三位乘客会挤在这个金属塔里可就错了。里面的面积是54平方英尺,高约10英尺。这足以保障他们相对的行动自由,即使在美国最舒适的列车上,他们也不会如此的舒适惬意。

在食品和照明问题解决之后,剩下的就是空气问题了。很明显,弹体里的空气储量不足4天。一个人在一小时之内要消耗25加仑空气里的所有氧气。而巴比康和他的两个同伴,外加两条他们要带上去的狗,每24小时一共要消耗600加仑氧气,也就是7磅左右。所以,弹舱里必须要更换空气。可怎么个更换法呢?很简单,就是用雷赛和勒尼奥发明的方法。这个法子是米歇尔·阿当在会上讨论的时候提出来的。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百分之二十一的氧和百分之七十九的氮。肺部只吸收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氧,会把氮气排出来,而呼出的气体中有百分之五的氧将被肺部吸收掉,同样还要增加几乎相同体积的碳酸,这是血素氧化后形成的。在这样密不透风的空间里,到了一定的时间,所有的氧气就会被消耗殆尽,取而代之的会是对人体有害的碳酸气体。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做两件事:一是制造氧气,二是清除掉呼出的碳酸气体。说起来两件事都不难,用氯酸钾和苛性钾就可以办到。氯酸钾是一种白色结晶状态的盐,加热到四百度时,会释放出全部所含的氧气,变成氯化钾。28磅氯酸钾可以产生7磅氧,能满足弹体里的乘客24小时的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