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第十四章 神禁之山(第4/6页)

巴加内尔早观察到了,所以提醒朋友们注意这座山的火山地质。而芒尕纳姆山顶峰只不过是众多耸立在北岛中部的圆锥形山中的一座,也就是说它将来定会变成一座活火山。山体内部都是淡白色的凝灰岩,只要稍微震动一下,地表面就会撕开一个大喷口。

“您说得对,”哥尼纳凡说,“可是,在这里并不比站在邓肯号锅炉旁边危险啊。这里的地壳就像一块厚厚的钢板,坚硬无比。”

“您说的没错,”少校接着说道,“但是一个锅炉不管有多么耐用,用久了,总有一天会爆裂。”

“麦克纳布斯,”巴加内尔说,“我可不愿待在这个山顶上。只要上帝指给我们一条出路,我马上就走。”

“我多么希望这座山能凭借它内部的动力将我们一起载走啊!我们的脚底下就有数百万马力的动力,只可惜不能为我们所用呀。邓肯号只要有它万分之一的马力就可以把我们送到天边啊!”约翰接过话说。

约翰的这番话又勾起了哥尼纳凡的无限感伤。就算自己目前的处境如此严峻,也时常免不了要为船员们的命运唏嘘一番。

即使现在他回到山顶,见到难友们的时侯,脑子里还在想着那些可怜的船员们。

海伦娜夫人一看见自己的丈夫就迎了上去。

“亲爱的爱德华,地形探查清楚了吗?有希望逃出去吗?”海伦娜夫人问。

“希望是有的,亲爱的海伦娜,”哥尼纳凡回答说,“那些土著人绝不敢越雷池一步,我们现在马上策划如何逃脱。”

“不仅如此,夫人,上帝让我们充满希望。”

说到这里,蒙格尔斯递给海伦娜夫人那些字迹清晰的《圣经》纸片。两位虔诚的女士总是乐于顺从上帝的旨意,这些话语,让她们看到了生存的希望。

“我们还是先回到偶都帕去吧!”巴加内尔兴致勃勃地叫道,“这里就是我们的堡垒,我们的宅第,我们的餐厅,我们的书房!没有人会打搅到我们!女士们!请允许我在这座漂亮的宅子里招待诸位。”

大家都跟着巴加内尔进了墓室,山下的土著们眼看着他们要再一次亵渎圣地,一个个气呼呼的,又是嚎叫又是鸣枪,企图恐吓他们。那骂声远比枪声大。幸运的是,虽然叫骂声可以传到山顶,但枪子儿却没法射上山,伤不着山顶上的人们。

海伦娜夫人、玛丽和她们的同伴们发现,与其说毛利人很愤怒倒不如说他们更迷信,这让他们大大松了一口气,心里更加踏实,大家一起又进了偶都帕。

墓室周围的栅栏是些涂着红漆的木桩。木桩上刻有许许多多的图案,这些图案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大多表明死者生前的地位及他所建立的功勋。木桩之间还悬挂着不少用贝壳或石头串成的辟邪物。栅栏里面的地面上铺满了绿叶,正中央有一个稍稍隆起的土堆,那就是墓主的坟。坟堆前摆放着酋长用过的武器:枪支、弹药、长矛、柄上镶有碧玉的精美斧头等,可供死者在阴间狩猎用。

“哈哈!简直像个军火库!”巴加内尔笑着说,“咱们正好用得着。人死了还能把武器也带到阴间去,他们想得可真美!”

“唷!还是些英式枪支呢!”少校说。

“不用说,把枪支送给那些未开化的土人真是愚蠢透顶!他们拿起这些枪抗击侵略者,真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自然是个制敌的好办法。可是不管怎么样,这些枪对我们来说都是大有用途的!我们也可以拿起这些枪打击敌人吗!”哥尼纳凡说。

“没错,但更有用的还是这些为喀拉特德准备的食物和水。”巴加内尔说。

死者亲属的确想得太周到了,为死者准备的东西可以说是应有尽有。这说明他们很敬重死者。这里的食物真不少,够10个人吃上半个月了。有凤尾草根、当地人称作“旋花薯”的甘薯、有早期欧洲人植入的土豆等,多为植物类的食物。几个大罐子里盛满了清水,还有十几个编制精美的篮子,里面装着许多绿树胶做成的块状物,不知是做什么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