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第十二章 酋长的葬礼(第4/4页)

随后,土著人跳起了葬礼舞。在新西兰卡瓦胡椒酿成的烈酒作用下,土著人变得更加癫狂,已经没有一丁点儿人性了。他们已将酋长的“神禁”抛诸脑后,企图向那群被他们的手舞足蹈吓懵了的俘虏们下手,活活地将他们啃吃掉。好在啃骨魔一直保持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状态。他给出一个钟头的时间,让众人尽情狂欢,让他们吃饱喝足,然后,再按照风俗进行葬礼的最后一个环节。

根据毛利人的风俗,喀拉特德和他妻子的四肢先蜷曲着放在肚皮上,再由几个土著人将尸体抬起来,依照仪式入土下葬。不过,尸体只是先暂时埋于土中,待到皮消肉烂后,再将骨架子挖出来,抛光打磨后另外收藏。

他们的墓地,土著人称之“偶都帕”的地点,选在离寨子2英里远的一个名叫“芒尕纳姆”山的山顶上,小山坐落在陶波湖的右岸。尸体要送往那里安葬。4个士兵将两部相当原始的呈手推车状的轿子带到土台前。酋长夫妇二人的尸体被对折起来,衣服用藤条捆扎在身上,就像是坐在车上一样,并非躺着。士兵们抬着轿子,整个部落中的人们列长队去送葬,跟在轿子后面大放悲歌。

此刻,囚犯们还是被盯得紧紧的,他们看着送葬的队伍慢慢走出了寨子的内围,歌声和哭声混为一体,渐渐变得模糊不清了。大约过了半个钟头后,送葬的队伍进入了深谷,看不见了,一会儿又出现在远处的山路上,弯弯曲曲地蠕动着前进。远远望去,这支忽上忽上、忽隐忽现的长龙,煞是诡异。

芒尕纳姆山海拔800英尺,送葬的队伍在山顶停了下来,士兵们在那里替喀拉特德建造了一座大墓。按照习俗,一般平民百姓死后只需挖个坑、填上土、堆点石头就可以了。但是一位有权有势的酋长死后会成为神,所以必须要为他修建一座豪华大墓,才能与他生前的身份地位相匹配。

喀拉特德夫妇墓地的四周围着一道栅栏,墓穴旁还立着许多木桩,上面刻有一些人像,涂成赭红。为了让亡者在阴间也跟他生前一样,享有一切,亲人们还给死者的灵魂,在墓穴里陪葬许许多多的食品、衣物、武器和用具。土著人称之为“怀斗阿”,墓穴里应有尽有。所有的物品安放好后,再将酋长夫妇俩的尸体并排放入墓中,这时,哭声四起,再用土和草把尸体掩埋起来。

整个葬礼结束后,送殡的人开始慢慢返回。从此以后任何人都不感冒死登上芒尕纳姆山了,因为此山已受到“神禁”。就像汤加里罗山一样,那座山上葬着一位1846年死于地震中的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