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十二章 墨桑线上的惨案(第3/4页)

这时,有许多人也正向那座铁路桥奔去。他们是附近各牧畜站的居民和牧民,一齐都涌到铁路旁边来了。只听见人们呼喊:“到铁路上去!到铁路上去!”

肯定出了什么大事,不然怎么会这么乱哄哄的呢,或许是一场惨祸。

哥尼纳凡一行没几分钟也赶到了桥边。一看这才知道,原来火车出轨掉到河里去了,酿成大祸。

这情况使人联想起美国铁路发生的那几起最严重的火车出轨事件。在这里车厢和火车头的残骸塞满了小河。也许是因为车子过重,把桥梁压断了,也许是因为车子滑出了轨道,6节车厢有5节跟着车头一起掉进河里。只有最后一节车厢,或许是铰链断了,才奇迹般地保留下来,距深渊还有一米多远。小河中惨不忍睹,车轮扭歪了,车厢撞散了,铁轨扭弯了,枕木烧成了焦炭。锅炉爆炸了,碎片四处纷飞。在这堆乱糟糟的废物堆中,还冒着缕缕青烟。火车掉进了河里,还引起了一场大火。遍地是残肢断臂和烧焦了的尸体,不知有多少人死于非命。

哥尼纳凡、巴加内尔、少校和船长都挤在人群中,人们议论纷纷,猜测发生事故的原因,只有救援的人在忙碌不停。

“是桥压断了。”一个人说。

“不可能,桥好好的,肯定是火车来了,而桥没合上。”另一个人说。

原来,这是一座旋转桥。平时可以转开让轮船通行,火车来了再合上,供火车通行。是不是守桥员疏忽,忘了合上桥接通铁轨,从而造成火车过桥时落空,驶进了河里?这种可能性极大,因为有一半的桥压在车头和车厢下面,另一半仍挂在桥另一端的铁索上,铁索完好无损。因此,可以断定是守桥员失职才酿成如此大祸。

康登桥的惨祸

出事的是37次快车,晚上11点45分从墨尔本发车。车子离开卡索曼车站25分钟后到达卡姆登桥,失事时间应该是凌晨3点15分。出事后,最后一节车厢上的旅客和员工立刻求援,但电线杆子已倒在地上,电话不通。因此卡索曼站主管在3个小时后才赶到出事地点。待殖民地总监米切尔先生和一位警官率领几名警员前来组织救援时,已是早晨6点了。许多当地居民也参与了救助,火正烧得炽烈,是他们帮忙扑灭了大火。但是要想从那火海里拖出几个活人来,根本不可能。不一会儿全被烧光了。

一具具烧焦的尸体被摆在路基的斜坡上,面貌全非,无法辨识。全车究竟有多少旅客,谁也不知道。只有十来位坐在最后一节车厢里的人,侥幸逃脱了这场惨祸。铁路当局已派出一辆救护车把他们接回卡索曼去了。

这时,哥尼纳凡爵士向总监说明了自己的身份,便与他和那位警官攀谈起来。那警官身材高挑而瘦削,镇定自若,面孔冷酷。心里纵然有点感触,但并没表现出来,似乎在思考谁是这场惨祸的罪魁祸首。当哥尼纳凡十分惋惜地说道:“真是一场惨祸啊!”,他却冷冰冰地回答道:

“不止是惨祸,爵士。”

“不止是惨祸!”爵士惊叫一声,“还有什么呢?”

“犯罪!”那警官安然地回答。

哥尼纳凡不追究这种不适当的措辞,回头望望米切尔先生,用目光探询他的看法。

“没错,爵士,”那总监回答,“从我们调查的结果表明,可以肯定这场惨祸是一个犯罪团伙所为。后一节车厢里的行李已被洗劫一空。未遇难的客人遭到五六个歹徒的袭击。旋转桥是被人有意转开的,不是疏忽,守桥员也失踪了,必须承认是他与暴徒串通一起干的。”

警官对总监的结论只是摇头。

“怎么,我说得不对吗?”米切尔先生问。

“我不赞同关于守桥员串通罪犯这一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