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十一章 横穿智利(第3/4页)

第二天早晨8点,队伍又出发了,雇童照例牵着马走在最前面,依然向东沿37度路线前行。这里土地肥沃,牛羊成群,葡萄藤布满了山岗。但人烟渐渐稀少了。一里多地也难见到闻名美洲大陆的印第安驯马人的茅草棚。有时会经过一些已废弃的驿站,这实际上是平原上那些游荡的土著人用来避风遮雨的地方。走到这里时,他们发现前面有两条河——拉克河和杜巴尔河——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好在向导找到了一处浅滩,大家安然渡过了。前方就是安第斯山脉,一座圆圆的山峦隐隐绰绰地向北延绵。安第斯山脉是新大陆的脊梁,眼前所见的不过是那脊梁的最低部分。

到下午4时,大家一口气已经走了35英里,便在这旷野丛中的一棵大野石榴树下停了下来。他们给骡子卸下鞍辔,松开缰绳,让它们自由自在地去吃草。接着大家解开褡裢开始吃干肉辣饭,打开被褥铺在草坪上就地安睡了,雇童与向导轮流守夜。

天气晴朗,气候宜人,全队人员,包括罗伯特,身体安康。总而言之,长途旅行进行得如此顺利,老天爷助之。所以,大家认为应乘机勇往直前。于是,决定加快前进的速度。在安然渡过了伯尔急流后,傍晚时分,哥尼纳凡爵士一行便在介于智利和土著人国之间的比奥河畔夜宿。这一天,他们步行了35英里多。这里照样土壤肥沃,鲜花盛开,美丽富饶。到处长满了宫人草、木本紫罗兰、曼陀罗、金花仙人掌。还不时地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各类野生动物,鹭鸶、鸱枭和逃避鹞鹰的一些黄雀和铁寨就是这地区仅有的鸟类。有些动物,如南美豹等都潜伏在丛莽中。至于土著人,一个也没有发现,也难得遇上几个印第安人和西班牙人的混血儿,这些人光着脚丫子,脚上还捆扎着大马刺,骑着被刺得鲜血直流的马,在平原上驰骋,一闪而去,如鬼影一般。沿途找不到一个可以问话的人,任何消息也打听不到。哥尼纳凡断定格兰特船长一定是被印第安人掳往安第斯山那边去了,只有翻过山去,到潘帕斯草原上去访查。他们无需在这里浪费时间,只有耐着性子,全力以赴,加速前行。

杜巴尔河的浅滩

17日,跟往常一样,骡队又按次序上路了。罗伯特总是不遵守次序,他一高兴起来就要走到那小母马前面去,他坐的那匹骡子真吃了不少苦头。只有在哥尼纳凡爵士的厉声呵斥后,小家伙才老老实实地退回到原位。

道路变得越来越崎岖,高低起伏的地面预示着前面就要进山了,溪流也开始多了起来,弯弯曲曲随坡就势地流淌着。巴加内尔不时地打开他的地图,发现有些溪流地图上根本就找不到。每当他看到某一条河在地图上没有,就十分气愤,火冒三丈,那副样子既可笑又可爱。

“一条溪流没有名字,就等于是没有身份证,在地理学的法律上,表示它不存在。”

因此,他毫不客气地给那些没名字的河流起了名字,并在他的地图册上记录下来。他所采用的名字都是西班牙文,而且这些词好听又响亮。

“西班牙语真好!”他反复说,“词意多丰富,语音多响亮啊!这语言简直就是用铸造教堂黄钟的金属铸成的,起码含有78%的铜,22%的锡,像铸钟的青铜一样!”

“既然如此,这么美好的语言,您学得怎么样了,颇有进步吧?”哥尼纳凡爵士问道。

“那是当然,亲爱的爵士!啊!要不是语音语调问题的话……要不是这个问题,别人是可以听懂我说话的!”

为了能把语调说得更准确,巴加内尔一路上不停地练习发音,克服种种发音困难,嗓子都叫破了。同时,他还并未忘记提出地理方面的见解。在这一方面,他真是个专家。不论哥尼纳凡爵士问那向导什么问题,还没有等到向导作出反应,这位博学的地理学家早已抢在那向导前头把问题解答了,那向导只得干瞪着眼看着他,惊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