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外星人,你在哪儿?(第4/8页)

我们当然没法像霍金建议的那样一直躲藏,但我们只是银河系里一颗不起眼的小行星,即便有外星人正在努力找寻我们栖居的星球,它们也必须有点儿运气才能发现我们。这又涉及飞碟和外星访客的一系列问题。科幻作品和现实再一次交汇,因为许多关于外星人和外星飞船的报道和科幻作品中的描述如出一辙。在灰色、大眼睛、大脑袋的外星人成为科幻作品的主角之前,外星人经常被描绘成“小绿人”。当时关于外星人的报道也如此,所有目击飞碟的报道似乎都是基于对科幻作品描绘的景象的误解和想象。

因为浩瀚宇宙中星体的数量实在太多了,所以人类不太可能是唯一的智能生物。宇宙中有数百亿个星系,每个星系里又有数百亿个星体。所以在我们所理解的宇宙中,应该有其他存在生命的星体,有些文明可能比我们还更发达。

1961年,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的天文学家法兰克·德雷克设计出一个公式,用于推测可能和我们通信的文明的数量。这个公式考虑了一系列参数,并为这些参数给出了估算值。其中包括比较容易估算的“恒星带有行星的可能性”(虽然这个数值在不同时期也有比较大的变动);也有完全瞎猜的参数,例如“行星上演化出高智能生物的可能性”和“高智能生物能够进行通信的可能性”。

这个公式饱受争议,一系列不可靠的参数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就像一些公关公司说一年中哪天是最不幸的,或者怎么做出一个完美的三明治。但是也有观点认为该公式考虑的参数确实有一定的意义,而我个人更倾向于第一种观点。这个公式的计算结果是20—50 000 000,更准确的区间可能是0—1 000 000 000。这相当于说“我们也不知道”。

有3种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和外星人直到现在也没有联系:外星人不存在,外星人还没有找到我们,或者它们已经找到我们了,但没让我们发现。每种理论都有可能。可以支持生命体的地球环境确实非常特殊,有可能仅有少数星体有维持细菌生存的能力,除此以外别无其他,但也许这样的星体只在我们的星系中存在。(因为太空非常浩瀚,其他星系中也有可能充斥着各种生命体,但它们尚没有和银河系建立联系。)科学家不太相信地球是唯一支持生命的特殊星体,因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证据表明,地球具有这样的特殊性。当然,如果地球是唯一有生命的星体,那么我们必然会问“为什么是我们”。这就是所谓的“人择原理”。虽然“地球是特殊星体”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即便人择原理成立,也很难让我们相信地球是唯一支持高等生命的星体。

不用说整个宇宙,即便是银河系的大小也足以说明第二种理论是有可能成立的。可能星系中有许多智能生物,但因为光速不能被超越,这些生物又有那么浩瀚的空间需要探索,所以它们还没有发现我们,或者在地球有智能生物的时间段中它们都不会发现我们。毕竟,人类没有到达所有海域,而和太空相比,海洋真的太小了。可能太空中的绝大多数地方永远也不会被任何生命形式踏足。这个问题在一种情况下有可能被解决,就是有一些外星人可以建造能自我复制的飞船,这样一来,飞船的探索能力就会大大增强。

类似的星际探索无人机,就像第5章中讨论过的纳米机器人一样,可以用太空中的原材料实现自我复制。宇宙飞船可以多次自我复制,复制出来的新飞船再去探索更多星体,虽然飞船的飞行速度小于光速,但是飞船的自我复制能力让它们可以探索许多星系。而且这些无人飞船无须折返,只把信息传过去就行了,这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空间旅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