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2/5页)

第一次去实验室时,马尔克没有太多想法,仅仅是对科恩菲尔德进行一次采访而已,看看这位前神童正在忙些什么。如果有足够的干货,他就可以写一篇文章出来了。

理查德•科恩菲尔德博士热情地带他四处参观。他对马尔克的书和文章都很熟悉,盛赞马尔克在沟通方面的才能。他还肯定了他积极的态度,他不象那些“时时刻刻把怀疑主义当作荣誉勋章挂在胸前的人”。

马尔克明白他的暗示。不管怎样,他很久之前就已认定,促进科学的进步比吹毛求疵重要多了。科学领域里的怀疑主义者够多了。

同时,过于苛刻的态度也不利于他获得访问尖端实验室的机会。这也是他拒绝为实验室学术期刊撰稿的主要原因。他担心没准会有什么欺诈行为给他发现,而他又别无选择,不得不如实报告。而接受这样的工作早晚要成为告密者,因此他对此没有兴趣。

那个星期一,当科恩菲尔德陪他走进计算机实验室时,他告诉马尔克,他们有11位受试者将接受扫描,同时也提到第12位受试者无法参加实验。当马尔克确信扫描过程很安全时,他主动要求顶替,并指出一位著名科普作家的观点可能会相当有用。尤其是因为他们还在拍摄受试者以及实验过程的电影。

科恩菲尔德给斯坦利•爱尔德里奇打了个电话。而斯坦利对于有马尔克参与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这打消了科学家的顾虑。

在接受了一些认知和智力测试之后,马尔克获得了见到其他受试者的机会。他开心地发现在这11人中,有三个人听说过他,有一个甚至读过他的一本书。他也见到了汉斯•拉斯彻,该实验室著名的首席神经科学家。

那天下午,他戴上了满是线缆的头盔,按照程序吸入氦3同位素,用讽刺画的口吻说着玩笑话,然后他的大脑接受了整整两个小时的扫描。

广告人与导演一起忙活,把整个扫描过程拍摄了下来。那天晚上,文斯和克劳迪娅同意作为马尔克的好友接受采访。

斯坦利说,如果受试者和亲朋好友坐在一间屋子里,而大家谈论他时,就好象受试者真的死了一样,这样所带来情感冲击会更大。这些采访由斯坦利的朋友朱丽叶•拉法基执导。她是公关部的负责人。文斯对马尔克的评价一反常态地真诚。马尔克两天前刚刚发生的交通事故给了他很大的打击。克劳迪娅也表露出了一定程度的感情,可他以前从没意识到过。这一切都把马尔克打动了。

而在那个时候,他们所提出的这些可能性听上去肯定是无法实现的白日梦:储存受试者的完整记忆——他们的姓氏、相貌,以及他们的社会关系、他们的人生故事和各种轶事。然后把这个数据库连接到一个谈话引擎上。这些组合在一起就能让亲人和死者的灵魂聊天,而这个灵魂了解死者生前所有的事。

当马尔克从遐想中醒过神来,发现已经错过了高速路匝道好几英里了。他一边自嘲,一边调头,最后开上了280号公路,向北驶去。

马尔克回到他的家庭办公室,坐在电脑前,手痒得恨不得马上开始写报告。但是首先他需要更多的背景资料。

他又一次访问了默曼阿莫尔公司的网站。之前,他只是粗略地浏览了一下,看了看他们的电视广告,读了他们首席执行官、首席科学家,以及团队其他重要成员的资料。

这一次,他查阅了公司新闻简讯的存档资料。

亲爱的订户:

欢迎订阅默曼阿莫尔公司的新闻简讯创刊号,“网络来生”™2。这份杂志旨在让那些对我们独有的“记忆扫描”™服务感兴趣的家庭了解我们的最新情况。随着计算机科学的进步,扫描和储存记忆的技术有望通过数字化使你所爱的人重生。那会是多么奇妙的日子啊!那会是多么幸福的团聚啊!再次见到那个曾是你生活中最重要部分的那个人,那是多么值得欢呼雀跃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