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2/6页)

科恩菲尔德为难地回答:“你明白,我们还未做好公之于众的准备。你可以录音或记下你对此的印象,但我必须要求你在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对这项研究进行分析之前,不要公开任何信息。我们都不愿让未成熟的研究突破声明破坏我们本来可能有的信誉。”

“如果我们确实真的有的话。”拉斯彻嘲讽地笑了笑。

“那好吧。”马尔克说道。

“谢谢你。在我继续介绍情况以前,你知道为什么我会用自编程芯片来开发六层结构的神经网络吗?”

“我猜是为了模仿大脑皮层,因为那也是六层结构。”马尔克第一次读到这个观点时,曾经对这个想法不屑一顾。那个时候他就在琢磨:这是科学还是噱头?

“最近,”科恩菲尔德接着说道:“我们设计了一款功能更强大的芯片,用二硫化钼刻板,能产生体积极小的逻辑闸2,并合并忆阻器3。这些是这台电脑里的学习数组4的核心。”

马尔克点了点头。忆阻器是能够记住之前所设置的数值,具有类似认知功能的电阻器。它们稳定性高、能源消耗极低,所以也不会有过热的问题。

科恩菲尔德接着开始给出令人头晕目眩的数据。在整个12英寸晶片的面积以内,利用六层结构能够放得下超过千兆的晶体管。层与层之间夹着纳米线网络。

“晶体管利用纳米网络相互连接——至少我们认为它们是相互连接的。但我们怀疑有时候晶体管还通过其他方式连接:也许是通过密密麻麻的电子线路,又或者是通过量子霍尔效应。无论如何,它们总会找到一种连接方式。它们是自我建构、自我进化的单元。它们甚至会建立新连接,如同大脑本身精妙的结构一样,形成新的记忆。晶片就是对大脑完美的模拟,它用镜像来显示扫描得到的数据,并根据扫描确定的适当强度创建连接。在晶片中极其完美地复制实验对象的大脑。”

马尔克沉思着说:“所以,其实没有涉及编程。那么存储能力呢?”

“不在话下。”肯尼•吴插话道:“从理论上来说,单个晶片可以容纳的数据比整个因特网和所有出版的书籍加在一起的几万倍还要多。”

有什么东西搅乱了马尔克的心神。他看到了科恩菲尔德眼中的欲望。这项工作能够为他年纪轻轻便荣获麦克阿瑟天才奖正名。拉斯彻,也同样,似乎急于获得认可。他正用大手摆弄着一枚小小的回形针。他神经质的咳嗽着,他的焦躁,以及他投向科恩菲尔德的怀疑眼神,以及科恩菲尔德脸上的抽搐,表情的不自然都标志着他们相互的猜疑随时可能激化成公然敌对。房间里两个相互冲突的自我都快碰出电火花了。

尽管气氛如此紧张,马尔克仍感到一阵嫉妒。他自己的潜力如今依然未有发挥,这对他而言,无时无刻不是一种耻辱。他又瞥了一眼显视器屏幕,依然觉得十分可疑。“你们是说这个玩意儿能够独立思考?”

“不仅仅是思考。意识、知觉,以及实际的,能被测量的智力。”科恩菲尔德补充道,“它最开始仅仅是一个复制品:你的记忆形成了其智力的基质,以及它对世界认知的基础。但它实际上是一种新物种,而且随着它的成熟度越来越高,将不断偏离初始状态,最终发挥其潜能。”

拉斯彻插进来说道:“当然,它也有局限性。它已经开始为这事发愁了。”

马尔克点点头。“所有的这些似乎都远远超出了你们的赞助商,默曼阿莫尔公司所声称的目的。他们的网站上说他们要努力实现的目标是用这种方式来储存一位老人的记忆。在他死后,他的亲朋好友可以‘访问’他的精神世界。”提到这个意图,他忍不住笑了。

科恩菲尔德脸一红,说道:“我们最初的目标就是取得扫描的记忆数据,再把整套数据与一台对话机整合起来,这样,死者的亲朋好友便可以与扫描结果进行互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