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2/3页)

但是《九流》的最终票房可是四十七个亿啊!

而且《九流》可是正经国内外大公司合拍的商业作品,准备拍系列做成大IP的,可谓是群星璀璨,宣发上亿,特效效果好得可以,而且当年的主演团队还是全国巡回宣传了的!

《四合院》比起来简直啥也不是——被禁四年,提档上映,几乎是0宣发上线,除了沈朝里面没几个特别红的演员,还是一部晦涩的文艺片。

这个上涨速度,完全就不科学,同时,在网上开始断断续续出现了不少爆料,说《四合院》买票房,存在影院空场现象。

影院空场的意思就是有人买了票但是没去看,有时候为了营造一种所有人都在看这部电影的声势,会有影方下场买票房,算是一种违规的营销手段。

在周五下午,上映五天的《四合院》票房已经9.7亿,同时,票务联盟的几个公司和几名大导演联合声明举报,要求彻查《四合院》的票房。

——他们认为,《四合院》存在大面积空场现象,也就是所谓的买票房。

其中带头的就是《九流》的导演——华威。

华威心浮气躁地一拍桌子,带得他身上的衣服都震得脱了框:“这不是老刘(四合院导演)会不会买票房的问题,而是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文艺电影能一天涨三亿?这还是工作日票房,没到周末呢,周末是不是要一天涨五亿?”

他对面坐着叶子传媒和星文化的代表,还有院线方的一些代表。

华威很有些怨怼:“你们不能开这种头,开了市场就全乱了!我还在筹拍《九流Ⅱ》,开了这个头是要逼我买五十个亿的票房吗!”

叶子传媒的代表很尴尬:“……是这样的,华导,我也就和您说实话了,您看看我们公司,像是能拿出三亿买票房的样子吗?我们已经很多年没有挣过这么多钱了……”

华威:“……”

随便就把这种凄惨的公司现状说出来没问题吗?

叶子传媒的代表幽幽地说:“我也不瞒您了,我们公司上一个能挣三亿以上的项目叫做《马上灰蹄》,后来我们一哥就被星文化挖走了…”

华威咳了一声,没忍住:“那都是四年前的项目了啊,你们公司还在吗?没落叶归根?”

叶子传媒:“……虽然穷,还是还在。”

叶子的代表含蓄地扫了星文化的人一眼,这意思就已经很明显了——我们家业小,拿不出这么多钱,但是星文化是出了名的财大气粗,这公司从来都不吝啬给自己摇钱树沈朝砸钱。

这点华威倒是领教过——他上次拍《九流》是和星文化很多项目组组直接对接,说真的,华威在业内纵横这么多年,也少有见到对自己旗下艺人这么大方的东家。

如果不是知道这公司背后不止一家大股东,执行总裁又是一位业内风评极好的柳女士,他真要怀疑沈朝是不是这公司老总的太子爷。

华威疑窦的目光扫到星文化的代表身上,他和这家公司合作过,不好把话说得太直接:“上面会审批我们的举报,你们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吗?”

星文化的代表举起双手做投降状,他叹气:“华导,我们查了一下,发现的确有空场现象,但是我们真的没有买票房。”

“买票房的是粉丝。”

华威眉头紧拧,反问:“沈朝的粉丝为什么要给这部电影买票房?”

沈朝的粉丝出了名的嗅觉好,什么电影能冲票房什么电影不能冲,估计看得比他这个导演都好,这种电影他都知道不能给沈朝冲。

星文化的代表也露出了很疑惑的表情:“…这批买票房的,不像是沈朝的粉丝,而且沈朝根本没办法从这种电影的票房里得益……”

这说的是大实话。

华威和星文化代表的目光又缓缓转移到了叶子的代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