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既有设施的使用状况(第4/24页)

走也怀抱着妙,感觉她的心跳咚咚地从背后传来,自己的脉搏则在随之跳动。有一点点紧张,不,是相当紧张。凤船长等人的操作非常老到,但与此无关,正是因为亲眼看着他们操作才紧张。他们对复杂的程序信手拈来,令人目瞪口呆。可一旦他们弄错了其中一步,也许大家就撞到月球上粉身碎骨,或者飞船爆炸化为灰烬,再或者窒息而死。这样一想,不紧张才怪。妙应该也是在担心这个吧。

二人一言不发,只剩下凤船长和马船员的声音在嫦娥号里飘荡。

沿着轨道飞行的飞船减速后降落在地面。朝飞船前方喷射火箭就是为了减速降落,朝顶上或地上喷射都只能改变轨道形状而无法着陆,所以西王母五号才调转方向朝前方喷射引擎。

可是即使这样,进行喷射也并不意味着可以马上降落。从开始减速到实际着陆还需要飞行几千千米,西王母五号前后经过三次喷射才终于将高度从十万米慢慢接近为零。昆仑基地再次出现在地平线上后,便可以接收引导信号了。船体慢慢直立起来,顺着信号靠近基地。

如果靠太近的话,可能会发生撞击,破坏船体和基地,所以着陆地点设置在了离基地一百米左右的沙地。在沙地上空飞行的西王母五号用引擎喷射支撑着垂直的船体悬停在空中。

之后,一点一点减小推力,最后终于降落到月面。

此时,嫦娥号的座位是向上的。朝天坐着的走也感觉到背后结实地被震了一下,妙的身体沉下来。他本想支撑妙三十多公斤的体重,没过一会儿,船长就说道:“到了。”

“走也和妙看着对方,二人才意识到自己的体重已经和在地球时不一样了。

“……走也哥哥,我不重吧?“

“本来就不重啊,现在轻得就像羽毛一样。”

“四队的队员已经出来迎接了。”

马说完后,把舱外摄像头的视频切换到电脑屏幕上。只见两个身着橙色宇航服的人大踏步地从基地走过来,五米左右的距离大约用两秒便一步跨过。这种跳跃姿势实在是太奇妙了。

“重量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

“因为这里是月球啊。”

本来应该狂欢庆祝的事情,妙却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

走也不禁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2

人造卫星刚开始发射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纷纷想象,到了二十一世纪后,宇宙开发肯定如火如荼,月球和火星上建起了都市,人类可以自由往返。一九六九年,阿波罗登陆月球更被认为是揭开了宇宙时代的序幕。

可是,截至今年,也就是公元二〇二五年,飞出地球大气圈外的人还不到四十个。其中百分之八十要么是在老化得快被废弃的ISSS国际宇宙空间站——空间站还只是在高度五十万米以内的低轨道飞行,要么是在印度宇宙开发公社与欧洲宇宙开发机构一起勉强使用的伐弹那(Vardhana)轨道实验基地飞行。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当中,三人是二〇二三年被送到火星执行NASA和日本宇宙航空开发机构(J AX A)第一次载人火星探测任务的船员,由于在抵达火星轨道时减速失败,错失登陆良机,只能两手空空地返航。最后剩下的三人就是中国昆仑基地的队员。

人类在上个世纪萌发的进军太阳系的梦想几乎还未实现。宇宙开发的进程如此之慢,理由有二。

一是,太烧钱。阿波罗计划,项目总共花费近十兆日元。即便到了二〇〇〇年左右,把物资运到轨道,每吨还要花费四亿日元至十亿日元不等。发射的成功率也不高,几乎无人能实现计划阶段百分之九十九的安全系数。实际发射时,失败率往往达到好几个百分点,安全性完全比不上号称全毁事故率只有百万分之一的商业航空飞机。为了提高安全防护,各国耗费了大量人力。新开发的技术和材料也被首先用于安全防护,降低成本变成次要考虑的事情。结果,到了二〇二五年,往地面上空三百千米的轨道发送物资,每吨费用还是超过了三亿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