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第2/3页)

章洄手一顿,抬了抬眼皮,毫不意外,“若是宁秋秋真的嫁给了钟霄,可就要被长宁侯夫人教做人了。”

“你说得对,这婚事不一定能成。前日长宁侯世子进宫请罪,言说慧安寺的高僧算过他与宁秋秋二人的八字,大凶,近一两年不利于婚事。这事传得人尽皆知,皇上就点头同意婚事拖到以后再行了。”陆清清消息灵通,说的头头是道。

慧安寺的高僧?章洄一愣,原书中可没有这一出,反而都是称赞宁秋秋旺夫旺家,嫁给长宁侯世子才几天,长宁侯世子的伤就转好了。

“这事准是钟霄那厮做的。”章洄初闻便一锤定音,但是又蹙了眉头,有些迷惑不解。钟霄喜爱宁秋秋,即使名声受些损害,顺势成了婚也是一桩好事,他又为何散布两人八字相克的消息呢?

同样对此事不解的人还有宁家人,但是宁府的气氛却是要紧张许多。

前几日,宁老夫人应了宁秋波兄妹两人出门赏花灯,知晓宁秋秋不小心落了水心中就落下了疑窦。孙儿一向为人处世稳重,怎么会让孙女落了水?

然而当赐婚的圣旨到了府中,宁老夫人就了然花灯节那日定是发生了什么。她强撑着身体接了旨,拿了银钱打点传旨的小黄门。

小黄门收了银子,往宁秋秋那里撇了撇嘴,“老夫人,贵府小姐好能耐,这赐婚的圣旨还是太子殿下亲自向陛下求得呢。”

说完人就扬长而去。宁秋秋跪在地上,露出一个似笑非笑似哭非哭的神情。

府中宁员外郎和宁秋波办公还未归来,只有老夫人、宁夫人和宁秋秋三位正经主子。

“花灯节发生了何事,还不快如实道来!”宁老夫人厉声呵斥,太子殿下是未来的皇上,何等尊贵,惹怒了他整个宁家都要完蛋。

宁秋秋恨不得此刻自己晕过去,顶着祖母的怒视,略过了自己故意落水的事,将花灯节钟霄和安和县主的争端交待了一遍。

“秋儿,你这也算是因祸得福了,太子殿下与长宁侯世子虽有矛盾,但这婚事却是极好的。往后,娘也有了一个做世子夫人的女儿了。”宁夫人听完来龙去脉,越看自己的女儿那是越满意,不愧是大师断言的小福星。

老夫人端坐于上首,心神疲惫,她冷眼看着宁夫人喜不自禁的模样,不禁在心中责怪自己没有为儿子选到一个好媳妇。她的儿子虽愚钝但为人老实耳根子软,偏偏这蠢妇眼皮子浅又喜欢使些不入流的手段,她的孙女就是跟着她耳濡目染,才变成现在这幅模样。

好事?等着吧,以后有秋秋哭的时候,不说太子殿下,就是那长宁侯夫人,哪是好相与的。安和县主她都敢磋磨,更何况一个五品小官的女儿呢。

只是,老夫人没想到祸事来的这么快。

次日,楚京中就传遍了长宁侯世子与员外郎之女的风流逸事,就连安和县主当日的指责也得到了验证。不少人大骂长宁侯世子、员外郎之女二人不知廉耻。

长宁侯世子身份高贵,又是京畿卫的副指挥使,手握实权,一些人不敢骂的太过分。宁秋秋这次可就惨了,她父亲是礼部的员外郎却教出一个不守礼的女儿。这是明摆着往御史手中送把柄,一个早朝,弹劾礼部员外郎教女无方的折子多如牛毛,都飞到了楚明帝的案头。

太子早先就和楚明帝提了此事,楚明帝心中盘算太子要为承恩公府那丫头出头,也就应下了赐婚长宁侯世子的旨意。

御史弹劾一个五品官也不是什么大事,承恩公左右也是自己的小舅子。楚明帝当即就痛快贬了宁盛的官职,此事就算有了交待。

因着自己女儿的牵连,宁盛从五品员外郎贬为了七品的侍中,还不若自己儿子宁秋波六品翰林的职位高。

他颓然回到府中,大醉了几日,好在宁夫人小意劝说,女儿即将成为世子夫人,儿子也是今科榜眼,宁家只会越来越好的,一个五品的官职算得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