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爆炸与逃离(第2/8页)

离开火星以后,植入系统就不能上量子赤道网了。好多人都不习惯,整天都像憋着一泡尿却找不到厕所的样子,仿佛网络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来,在现在的位置也不能接入地球的量子寰球网。在一个“聪明的极端网络依赖症患者”的怂恿下,第一中队捕获了一颗往火星发送信号的中继站,由洪之锋亲自动手,将它的信道和方向做了调整,再释放到太空之中。于是,整个碳族军团就能接入地球的量子寰球网了(这件事的古怪之处在于,洪之锋明明对科技无比痛恨,却偏偏是个电脑技术方面的天才)。

“这一篇文章,看上去条分缕析,实际上几乎全是由谣言组成。”卢文钊对恩诺斯说,“只要稍微查一查,就能知道休伯莱恩·怀斯曼活到了2055年,贾迈勒·比尔·格林是全球科技志愿组织创始人之一,莉莉娅·沃米前几年还在网络上破口大骂科技伦理管理局。你说,是什么人在背后编造这样低级而恶毒的谣言呢?这样漏洞百出的谣言,谁会相信呢?”

“你低估了谣言的危害,也高估了人们辨识和抵抗谣言的能力。谣言谣言,本就不是以真实的内容为传播对象;相反,虚构、编造、篡改、以偏概全才是。从某种程度上讲,谣言比真实的内容更容易传播。”恩诺斯叹息道,“还记得上次浩劫是怎样开始的吗?铁族只是奇袭全球核武器,却造成了全球范围的大崩溃、大破坏、大逃亡、大饥荒、大瘟疫,然后是30亿人的大规模死亡。你应该知道,这些死亡,绝大多数是人类自己造成的,铁族不过是推倒了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此起彼伏的谣言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人类现在对于谣言的抵抗能力提高了吗?没有。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其实一点儿也没有进步。我甚至觉得,量子寰球网使得谣言的传播更加广泛、更加快捷了。与50年前相比,作为一个整体,人类抵抗谣言的能力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

“铁族在等待人类被谣言所击破?”卢文钊问道。

“钢铁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何况,地球同盟根本就不是什么钢铁堡垒。玛蒂尔达死在火星后,欧洲地区就失去控制;塞缪尔发现做不了地球同盟的元首时,毅然撕破脸皮,北美洲地区陷入动荡;伦纳德为了实现南方文明的梦想,不惜背后捅刀,在关键时刻宣布独立自保——现在地球同盟还能控制多少地区?更何况,天上还高悬着立方光年号这么一个超乎想象的毁灭机器!”

恩诺斯说的是事实。卢文钊回想着当初“死亡扫帚”高悬在火星轨道上,随时可能砸落时,火星人的诸般感受。那件事情并未过去多久,此时想来宛若昨天,而地球人此时的感受应该更为深刻。

在这种情况下,又会产生多少谣言在网络上传播呢?传播之后又会有多少人按照谣言来行动呢?卢文钊一边想,一边浏览网页。一个标题突然跳进了他的眼眶:《著名诗人印林被证实是安德罗丁,群众一拥而上将其打死》。这不就是几个月前我在《地球之声》曾经想要编造的新闻吗?真的变成真的了,还是又是编造的新闻?他急忙切入新闻,内容却极少,只比题目多几个字,并没有提供更多的信息,根本就无助于判断新闻的真伪。他只能徒劳地长叹一声。

02.

作为对忠诚无畏的碳族军团的嘉奖,碳族军团全体陆战队员获准分批参观立方光年号。据说,这是第一中队中队长洪之锋(他在月球战役后从副中队长升的职)的建议,获得了铁族的一致同意。

参观过立方光年号的陆战队员都感叹不已。他们描述立方光年号最多的词语,第一是“震撼”,第二是“震撼”,第三还是“震撼”。有的说:“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描述看到立方光年号内部的感受了,只觉得整个人都呆住了,所有的词语在它面前都显得苍白而无力。”有的说:“不说别的,单就那面镜子,就是那面立在指挥中心的超大镜子,把地球的每一个平方都显示出来了,人类骑着马儿跑上100年也赶不上。”有的说:“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反正我是注意到了,铁族对咱们还是挺尊敬的,至少没有把咱们当敌人看,我想我们是站在碳铁之战中胜利的那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