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地球来的特使(第4/8页)

“第一视角传媒集团,卢文钊,请确认。”

卢文钊让植入系统把自己的记者编号发送到对方的电脑上。

“确认。”那个人说,声音很轻,人很瘦,仿佛一阵风都能把他吹走,“我叫洪之锋,恩诺斯应该跟你提起过我吧?”

恩诺斯说过,洪之锋是个单纯而敏感的人。卢文钊说:“是的。他跑去爬奥林匹斯山了。”

“这是他最大的爱好。他老是说,征服自然比在复杂的人际关系里打拼容易得多。”洪之锋说,“是来申报采访地球特使玛蒂尔达·温女士的吧?”

“对。除了欢迎仪式、记者见面会,我还希望能有专访。面对面,单独的,第一视角,20分钟。”

“申请专访的太多了,我只能上报,让玛蒂尔达女士自己做主。她不可能接受所有媒体的专访。来火星,她有很多很多事情要做。”

“这个我理解。”卢文钊说,“另外,我还申请一个助理的名额。就是他。”

“泰德·卡钦斯基。你可以查到我的资料,模范的守法公民。”

洪之锋在电脑上捣鼓了一会儿,抬起头来问:“没有记者证?”

“我又不参与采访,只是去搬运器材。”泰德忙不迭地解释,“我懂器材,另外,我想亲眼看看玛蒂尔达·温。你不知道,我有多崇拜她。”

洪之锋看着泰德,犹豫了片刻,说:“下不为例。”他又在电脑上捣鼓了一会儿。“给你颁发一个临时记者证,没这个,你根本过不了安检。”他说。

谢过洪之锋后,两个人离开了“媒体申报处”。

“比我想象的容易。”泰德说。

“确实。当初为了拿这个记者证,我可是花了四年时间——三年学习,一年考证。”

“我这是临时的嘛。不过,火星人的办事效率就是高。”

03.

人马月40日早上,卢文钊接到了洪之锋的电话。玛蒂尔达今天到,但专访的事没戏。洪之锋解释说,玛蒂尔达谢绝了所有的媒体专访,记者们只能在欢迎仪式上见到她。至于记者招待会,这取决于此次谈判的结果。“本来连晚上的欢迎仪式她也不想参加的,但火管会坚持要用这种方式表达对她的敬意,她也只好客随主便了。”洪之锋说,“幸好我们能在欢迎仪式上看到一样特别的演出。”

卢文钊收到了洪之锋发来的特使行程表,和泰德一起乘坐气铁,提前两个小时来到俄斐航天港。这是卢文钊到火星以来,第一次回到俄斐航天港。他们找了一家餐馆吃饭。

“你说,他们都在忙些什么?”泰德看着窗户下方,甬道内的人行色匆匆。

“有的忙着生,有的忙着死。用恩诺斯的话说,都是瞎折腾。”

“生,死。有意思。”泰德说,“恩诺斯对你的影响挺大的。”

“他看上去把一切都看透了、看穿了、看破了,是个该死的现实主义者,成熟到烂掉。其实不是。我觉得他骨子里还是有理想主义成分。”

“人类真复杂。幸好我很简单,简单到极致。”泰德微微摇头,说道,“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简单是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这是谁的名言?”

“亨利·戴维·梭罗。”

“感觉你脑袋里有整本的《世界名人名言大全》啊。”

吃过饭,卢文钊带着泰德赶往欢迎仪式现场。他看见人流骤然比先前多了许多倍,其中不少是记者,不由得对自己提前两个小时到俄斐航天港的先见之明大为佩服。他们先到“媒体报到处”报到,然后接受烦琐的安检,前后四道流程。毫不夸张地说,四道流程走下来,卢文钊的每个细胞都被仔仔细细地分析了一遍,证明完全无害了才让他通过。